欢迎访问中国膜工业协会官方网站!
 
热门标签:
水利行业 最大反渗透式
政策法规
Policies
国内首个浓缩液蒸发器运行维护团体标准通过评审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 吴帅 / 时间:2024-03-27 08:44:47

青岛在全国率先破解垃圾处置园区浓缩液全量化处置难题,拿下多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3月26日讯:在小涧西垃圾综合处置园区渗沥液处置车间,设备日夜不停地运转,每天产生的约400吨垃圾浓缩液被全部就地处理为符合排放要求的清水,在全国率先突破了垃圾处置园区浓缩液全量化处置难题,填补了国内行业空白,还一举拿下多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基于这一技术和工艺创新,近日,由青岛水务集团固体废弃物处置有限责任公司编写的国内首个《生活垃圾渗沥液处理膜浓缩液蒸发系统运行维护规程》团体标准通过专家评审,将为规范和引导生活垃圾浓缩液处理,以及固废处置行业科学开展“双碳”工作提供指导和标准支撑,可在行业内进行大范围推广应用。

如何对垃圾进行综合资源化处理,是破解垃圾围城困局的关键。无论是垃圾填埋还是焚烧,过程中都不可避免要出现渗沥液,如何用低成本、可持续化手段进行处理,对固体废弃物处置行业来说是一个巨大挑战。

走进位于城阳区河套的小涧西垃圾处置园区,一座40多米高的山顶公园格外引人注目。如果不是特别提醒,人们一般不会想到,这是一座由垃圾填埋而形成的垃圾山,下面累计填埋了1400多万吨垃圾。填埋垃圾在不断分解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渗沥液,需要经过专业化处置达标后才能排放,否则容易对环境产生影响。为此,我市先后于2011年和2018年建设了两个渗沥液配套处理项目,日处理能力达1900余吨。

“渗沥液处置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含高浓度难降解有机质、高盐度、可生化性极低的废液,又称作浓缩液,我们主要采用行业主流工艺机械蒸汽再压缩蒸发技术进行深度处理。”青岛洁源环境有限公司总经理付友先告诉记者,而在实际处理过程中,因反渗透浓缩液中含有大量钙镁离子及有机物,在蒸发过程中极易造成管束换热面结垢与腐蚀,影响蒸发器运行效率,导致处理效能大幅衰减,浓缩液最低月处理量仅有设计值的60%。

image.png 

渗沥液处置中的超滤设备

垃圾处置园区内就地处置不完的大量浓缩液只能外运至污水处理厂进行稀释处置,这样存在二次污染风险,也不符合当前环境保护要求。从全国范围来看,浓缩液的全量化处置在行业内暂无成熟路径,多种处理方式均存在“非零排放”、“设备结垢”、“性能衰减快”、“副产物无处置路径”及“处理费用高”等难题,也给现场的生产运营带来巨大压力。

面对这一行业难题,青岛水务固废公司组建专班攻坚克难,从渗沥液系统运维、预处理除硬、有机物去除及母液处置等方面着手,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方式,邀请十余位行业知名专家多次到场“把脉会诊”,并赴深圳、上海、重庆、哈尔滨等地“研学取经”,比对高级氧化、深度絮凝、废热干燥等工艺,探索适合青岛浓缩液全量化处置技术路径。

“我们先后开展了20余项实验,经过反复比选最终选取占地面积小、耗电量低、去除率高、效果稳定的预处理技术,使得蒸发器进水中钙镁离子去除率达到90%以上,从根本上缓解了蒸发设备结垢,浓缩液处理能力衰减问题。”付友先表示,技术团队还创新性采用OLC深度絮凝技术去除浓缩液中的有机物,开创了国内技术应用先河。

据悉,浓缩液全量化处置项目涉及工艺和环节既复杂又繁琐,首先需要大量的小试试验,经数据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再通过反复的设备微改造上机试验,根据生产数据分析最佳方案可行性,最后选取最佳方案实施浓缩液处理工艺设备改造,这其中已数不清经过了多少次试验和工艺调试,最终形成“深度絮凝+化学软化+碳化硅+MVR蒸发+干化减量+焚烧协同”的浓缩液全量化处置方案。

在“青岛市小涧西渗沥液项目浓缩液全量化处置方案”专家评审会上,经专家组鉴定,这一项目为行业内首个采用蒸发工艺全量化处置浓缩液的项目,工艺整体符合环评要求,预处理强化措施可实现全量化处置需求,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合理可行,在全国范围内达到了领先水平,对解决行业同类项目全量化处置难题,推动行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随着《一种垃圾渗沥液浓缩液的处理方法》发明专利的授权,该项目已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发表科技论文13篇,登记计算机软件著作2项,获批团体标准1项。“行业内主流工艺处理成本为350-500元/吨,我们预计为242元/吨,为行业内性价比最高的处置方式。”青岛水务固废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福浩表示,青岛成功破解浓缩液全量化处置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彻底打通了现有处理工艺的制约环节,实现浓缩液处理能力稳固提升,形成了独特的浓缩液全量化处置“青岛模式”。目前该技术已形成对外运用服务的产品品牌,可以走出青岛为全国同行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