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膜工业协会官方网站!
 
热门标签:
水利行业 最大反渗透式
政策法规
Policies
杨尚宝:海水淡化实际上与“南水北调”是互为补充的
财新网记者 刘虹桥 / 时间:2012-07-11 09:54:49
  据财新网2012年7月10日讯 “随着长江海水上溯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南水北调可调节的水量也越来越有限,在沿海、近海地区发展海水淡化以解决南水北调水量不足问题是个好事。”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节水处处长杨尚宝,在7月6日举行的第六届水业高级技术论坛上如此表示。
  “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为缓解北方水资源短缺而开展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共分东、中、西三条调水线,分别从青藏高原、湖北省丹江口水库和江苏省扬州市,向黄河、淮河、海河流域输送长江水。根据规划,三条调水线到2050年的年调水总规模将达到448亿立方米。
  “坦率的讲,南水北调是中央的决定,这是正确的,不容置疑,但技术上还有很多问题可以探讨。”杨尚宝说。
  杨尚宝指出,在十年前,上海市位于苏州河和长江入海口的两个饮用水取水口已遭到海水上溯。按一个月31天计算,这两个取水口每月有11天取不到淡水。三峡大坝建成后,海水上溯越发严重,最远已上溯到据长江入海口约250公里的江苏省镇江市,长江水量已较为有限。
  “我不认为海水淡化与南水北调之间有什么冲突,发展海水淡化实际上为解决水资源紧缺和水资源战略储备提供了新的选项,两者是互为补充的。”杨尚宝说。
  杨尚宝认为,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会带来生态影响,用水成本也相对较高,为发展海水淡化创造了一个机会。“用海水淡化水替代一部分南水北调,是可行的。”
  杨尚宝介绍说,以北京市为例,目前海水淡化水的生产成本已控制在六元左右,远低于工业自来水水价11元,对冶钢、化工等大型耗水企业而言,是更为经济的选择。
  根据2011年9月发布的《国家“十二五”海洋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我国将初步构建海水利用技术标准管理体系,建设国家海水利用产业化基地,实现海水淡化工程规模日产300万吨目标,提高海水利用整体技术水平和产业核心竞争力。
  杨尚宝介绍,至2015年,我国海水淡化水产能将达到每天220至260万吨,海岛地区海水淡化水利用比例将提高50%,战略水资源比重将提高70%。届时,也将建立起相对完善的海水淡化产业链。
  “海水淡化的春天已经到来。”杨尚宝说,“但还需要大家继续播种、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