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膜工业协会官方网站!
 
热门标签:
水利行业 最大反渗透式
协会动态
Association Dynamic
油价暴跌金融危机双重压力陶氏化学收购罗门哈斯受挫
21世纪经济 / 时间:2009-02-06 11:06:07
  据中国涂料信息网2009年2月5日讯 2008年7月,陶氏化学公司宣布将以188亿美元(每股78美元)的现金价收购罗门哈斯。当时,陶氏全球CEO利伟诚表示,“对罗门哈斯的并购,是陶氏化学进行战略转型、构建‘明日陶氏’中决定性的一步。”然而,这“决定性的一步”或将踏空。
  2月3日,陶氏化学大中华区官员向本报记者证实,陶氏-罗门哈斯并购案被宣告暂缓执行。这是继去年12月科威特石油(简称PIC)-陶氏的并购案失败后,陶氏化学对公司转型计划做出的最新调整。显然,这是对陶氏转型计划的沉重一击。
  “对于陶氏这样拥有112年历史的公司来说,保持财务稳健是我们的DNA。”利伟诚对这次并购暂缓如此解释,“我们将采取适当的步骤来确保公司的选择权和财务灵活性,以引导陶氏度过极具挑战的2009年。”
  受挫连环并购案
  因为资金压力,陶氏化学最终决定暂缓收购罗门哈斯。科陶并购案失败是其中关键因素。
  陶氏化学作为全球顶级大宗化学品供应商,其乙烯系列产品及专利技术在国际市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中国及中东等国低成本石化产业的迅速崛起,2000年以后陶氏化学的市场地位受到了严重挑战,北美和欧洲的业务甚至出现萎缩。
  为了扭转这种局面,2003年澳大利亚人利伟诚就任陶氏化学董事长、全球CEO后即开始筹划陶氏化学的转型。陶氏化学决策层即制订了通过合资等方式稀释传统能源化工业务的资本密度,转而投资功能产品及应用市场业务的转型目标。
  而向科威特石油公司出售部分大宗化工品业务股权与收购全球顶级特种化学品制造商罗门哈斯则被视作转型能否成功的关键标志之一。
  历经几年准备,2008年7月15日陶氏化学宣布以旗下聚乙烯(PE)、聚丙烯(PP)等业务实物出资,与PIC旗下科威特石化公司合资成立科陶石化公司(KDP),陶氏化学与PIC将各持有KDP50%的股权,为此PIC将向陶氏化学支付75亿美元现金;同时陶氏化学还宣布全资收购罗门哈斯,为此它将出资154亿美元,并承担后者30亿美元的负债。
  “这是环环相扣的两宗并购案:PIC支付的75亿美元,使陶氏化学收购罗门哈斯成为可能。按照陶氏与PIC及罗门哈斯签署的协议,KDP将在12月下旬组建完成,而收购罗门哈斯将在2009年元月27日前完成。”2008年7月有知情者说。
  然而2008年12月下旬,PIC突然宣布终止KDP股权交易,拿不到PIC支付的75亿美元,陶氏化学收购罗门哈斯将变得十分困难。
  陶氏化学公布的2008年第四季度报表显示,当期该公司净亏损15.5亿美元,而2007年同期净利润为4.72亿美元;比亏损更可拍的是营业收入的下降,当期该公司收入下滑23%,至109亿美元,销售量也下滑了17%。这反映了该公司所有业务部门和各地区市场的需求均出现萎缩。
  糟糕的财务报表和PIC的突然毁约,使得投资者对陶氏化学向高附加值的特种化学品业务转型的前景感到悲观,尽管陶氏化学公司曾表示将通过130亿美元短期贷款,和40亿美元的股票投资方式,为收购罗门哈斯的交易提供资金支持。但市场并不看好这项交易,陶氏化学和罗门哈斯的股价一直处于下跌状态,陶氏市值较2008年7月缩水了一半左右,近期股价始终维持在13美元/股附近。
  有媒体称,根据陶氏化学与罗门哈斯1月10日达成的合并协议,前者将向后者支付7.5亿美元结束交易费用,但上述陶氏大中华区官员未予证实。
  她表示,陶氏化学转型受挫,势必会影响公司在中国的业务发展,但究竟有多大影响,目前尚难评估。
  双重压力
  陶氏化学的转型源于来自竞争对手的压力,然而不幸的是,在它转型的关键时刻却遭遇了国际油价暴跌和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
  陶氏2007年全球年报显示:2007年其全球销售额达535亿美元,刷新了公司纪录,比2006年增长9%;然而每股收益2007年仅3.76美元,其中还包括陶氏投资于道康宁等多家企业的投资收益11亿美元,而2006年陶氏每股收益达4.25美元。
  “这反映了随着中国及中东各产油国石化产业崛起后,老牌跨国公司竞争力的削弱。在这种情况下,利伟诚筹划转型的思路是对的。”有中石化咨询公司高层指出。
  他认为,大宗化学品业务追求的是薄利多销,特殊化学品业务则讲求依托专利等知识产权垄断市场,获取暴利,并不追求销量。“中东诸国拥有低廉价格的原料优势,中国则拥有市场、成本等优势,因此包括陶氏化学、巴斯夫等老牌跨国公司近年来一直在谋求向特种化学、精细化工业务转型。”
  背靠科威特国家石油公司PIC的科威特石化公司拥有无可比拟的原料优势,与之合作,陶氏化学在国际大宗化学品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将得到极大的巩固。
  同时,罗门哈斯在特殊材料创新技术和解决方案的创建和开发方面一直处于全球业界领先地位。它们的大量专利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子及电子设备、家用产品及个人护理产品、包装及造纸、交通、医药、水处理、食品及食品相关产业以及工业加工等领域,并在这些细分市场中处于垄断地位,2007年该公司的销售额达到89亿美元,收购它将使陶氏化学的整体利润率能够得到平稳增长。
  利伟诚的转型策略一旦成功,陶氏化学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
  上述那位知情者透露,2007年陶氏化学与PIC及罗门哈斯展开了连环并购的谈判,并于2008年7月向外先后公布了建立KDP和收购罗门哈斯的计划,利伟诚对其成功寄予了极高的期望,将这宗连环并购称为是陶氏化学战略转型的里程碑。
  然而这之后国际油价出现暴跌,从最高峰的147美元/桶滑落至目前的40美元/桶附近,且全球石油消费量也大幅萎缩,这使得主要依靠原油开采和出口的PIC损失惨重,不得不重新考量KDP的可行性,并最终决定放弃这宗交易。对此利伟诚的失望是可想而之的,来自外电的消息称,陶氏化学甚至在筹划对PIC提起诉讼,但现在利伟诚只能搁置转型计划。
  “多年来陶氏一直能够灵活应对市场形势的变化,这种能力我们将继续保持。但是今天全球经济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市场需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低迷且尚未见底。”利伟诚在解释暂缓并购罗门哈斯原因时这样说。
  由于转型计划被搁置,因此陶氏化学已不得不采取新的应变措施。
  根据陶氏化学已公布的调整方案,该公司将裁减约5000个全职工作岗位,关闭高成本地区的20家生产设施,以及出售若干非战略性业务。此外,陶氏还将暂停约180家工厂,并且根据减少运营的预期,在全球裁减合同工(根据项目招聘的人员)约6000人。
  与此同时,陶氏化学全球业务将被纳入新组建的五大业务部门中,同时陶氏化学新成立一个公司中心和一个共享业务服务集团,为业务部门提供支持。
  通过这种全新的整合,陶氏化学认为未来两年每年能节省7亿美元的运营成本。
  “意味着致力于以不同的方式开展工作。我们正在从高度集中及标准化的模式,转变为由三个迥然不同的业务模式和一个精简高效的公司中心组成的新型架构。”利伟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