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膜工业协会官方网站!
 
热门标签:
水利行业 最大反渗透式
协会动态
Association Dynamic
中国化工报:来自中国膜企业的三份“形势报告”
《中国化工报》记者 危丽琼 / 时间:2008-09-04 15:23:49

  据中化新网2008年9月4日讯 膜技术在国际上被公认为21世纪最重要的新技术之一,在水处理和水资源再利用及过程工业的流体分离方面具有独特且优异的分离和净化功能,有“工业肾脏”之称。膜技术应用也是一个新兴的、前途无量的市场,仅中国的膜市场销售额今年就有望超过200亿元。在这样一个新兴的技术领域中,中国膜的表现又如何呢?
  第一份报告:国产反渗透膜市场占有率仅有8%
  中国膜工业协会秘书长刘宪秋告诉记者,膜技术90%的应用领域是水处理和水资源再利用。国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规模应用膜技术,当时采用反渗透膜技术建成的美国尤马水厂,如今还以其28万吨的日处理能力位居世界反渗透膜水处理工程规模前列。1997年,中国在舟山群岛建成了日产500吨的反渗透膜海水淡化装置。这是国内开始应用膜技术的标志。本世纪初,中国膜生产企业陆续建成投产,中国膜产业由此起步。
  据中国膜工业协会统计,目前,中国从事膜技术研究的科研单位有100家,膜生产企业约500家,膜工程施工公司近3000家。但时至今日,中国膜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膜制品销售额超过1亿元的中国企业只有海南立?N净水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北京时代沃顿科技有限公司、天津膜天膜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招金膜天有限责任公司等几家企业。大多数企业的年销售额是五六千万元,甚至一两千万元。
  刘宪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供了这样一组数字:中国的膜市场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2005年中国膜制品及工程产值达100亿元,2006年和2007年的增长速度都在30%以上,2007年中国膜市场的销售额达170亿元,预计2008年将超过200亿元。今后中国膜市场还将以每年25%~30%的速度增长。在中国整个膜市场中用量最大的是反渗透膜,大约占所有市场份额的56%,但截至2007年,反渗透膜国产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仅仅为8%,国外品牌占领了92%的市场。其中美国陶氏化学公司和海德能公司分别占35%~40%的市场,剩余的被日本东丽公司、韩国熊津公司等占领。
  中国巨大的膜市场蛋糕大多被国外品牌瓜分,本土企业只啃下一小块――这就是中国膜企业本世纪以来的成绩单。
  第二份报告:拦路虎一个接一个
  中国膜为什么丢掉了家门口的市场?业内人士给出了他们的分析。
  首先是发展初期技不如人。中国膜起步比较晚,国外20世纪80年代已经开始大规模应用膜技术,美国和日本等主导了世界膜技术发展的方向,基本上垄断了世界膜市场。而我国直到20世纪末才开始应用。
  中国膜产业在起步阶段主要还弱在工程施工上。天津膜天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新民说,因为膜工业的特点是要把膜做成膜组件,并进行工程施工后才可用于水处理。在本世纪初,国外产品最大的优势是应用技术很成熟,靠这点他们抢走了不少市场。而国产膜由于应用技术不成熟,致使客户认为是膜本身的质量不过关,进而对国产膜失去了信心。当时膜法污水处理技术在我国刚刚开始应用,会做工程的企业寥寥无几,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经常出现漏水、出水质量不稳、膜清洗残留超标、水压不稳等问题。正因为这样,一些应用工程的低水平严重影响了国产膜性能的发挥,常常导致用户认为是膜材料的质量问题转而使用国外膜产品,结果降低了国产膜的市场竞争力。
  其次是资金瓶颈制约。刘宪秋告诉记者,水处理工程不管是工业废水回用,还是海水淡化,上规模的项目投资少则1000万元,多则上亿元,绝大多数水处理项目发包方不管是政府还是企业基本采用“3・5・2”或者“3・6・1”付款方式(即签合同先付总额的30%用于启动资金,工程完工再付60%,设备运营一年,运行平稳、出水正常再付剩余的10%)。也就是说,一个1亿元的水处理项目,水处理工程企业只能拿到3000万元启动资金,用来购买全部的膜材料和设备,其余的70%只能等工程竣工后方可拿到。1亿元的项目就需要动用6000万~7000万元的流动资金。这对于我国中等规模的膜工程企业来说,就是一道很难迈过去的坎。正因如此,在国内5000万元规模以上的大中型污水处理项目招标中,最后的竞标几乎全成了国际大公司之间的角逐和竞争,而国内企业即使中标了也要饱受资金短缺之苦。
  如果说上述两个拦路虎是来自于技术和资金方面的客观原因的话,下面的原因就令人感到有些无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业内人士认为消费观念是横在国产品牌面前一个更大的拦路虎。刘宪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不少大型企业在招标时,甚至直接在招标书上写明仅限于国外哪几家公司的膜,直接把中国的企业排除掉了。我个人反对这种做法。招标不能一上来就限制品牌,这是不公平的。膜用户完全可以用产品的性能指标来把关。限制品牌就是不给国产品牌公平竞争的机会。还有一些高端客户公开讲明只要国外的产品,不用中国膜,因为过去吃过亏。这是因为膜产业在中国刚刚兴起之时,曾经有一些豆腐渣工程败坏了中国膜的口碑。我也不反对高端消费者采用国外的膜,但是如果从性价比考虑,国产膜还是很有优势的,应该给国产膜一个机会。”
  北京时代沃顿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何应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大型企业偏爱知名度高的外国品牌,这也与中国企业的体制有关系。大企业都是国家的,花多少钱不太重要,当然要选用市场上最好的东西。但究竟哪一个是最好的,他们也无法验证,也懒得验证,直接就锁定知名度高的外国公司,甚至都不给国内品牌验证的机会。另外,由于中国膜企业与消费者的沟通不够,对国产膜的宣传不到位,很多用户不了解中国膜产业的技术进步,因此存在一种质疑心态:这么高端的东西,国内能做出来吗?
  第三份报告:中国膜已不是中低档代名词
  在采访中,业内人士反复向记者强调一个观点,近几年中国企业的膜生产技术有了实质性提高,部分产品性能已经不亚于国外品牌,有的性能甚至更优越,中国膜产品已经开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李新民告诉记者,近年来国产膜品牌的市场认知度有了很大提高。例如由中国水网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膜天膜品牌位列全球膜公司在中国市场十大知名品牌的前茅。不少大的跨国公司已经将膜天膜公司列为主要竞争对手之一。
  海南立升净水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良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十分坚定地说,尽管中国膜的整体水平与国外相比还有差距,但并不是全面落后,有些企业的产品甚至超过了国外水平。国产膜不是中低档产品的代名词,中国部分产品的性能绝对不亚于国外产品。例如立?N公司的专利产品聚氯乙烯合金超滤膜在截留性能、抗污能力、使用寿命和耐碱性等方面已经超过了国外产品,而价格仅为国外同类产品的50%左右。该产品已经在欧美、日本和韩国获得了应用,并且是在与国外公司同台竞技的擂台中胜出。一个典型应用实例就是台湾拷潭净水厂,这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双膜法深度处理净水厂,在先后采用多家世界知名品牌产品不行的情况下,最后选用了立升公司的聚氯乙烯合金超滤膜,运行一年多来一直平稳正常,其投资成本核算为250元/吨・天,而采用国际知名品牌产品的成本是1000元/吨・天。
  何应征告诉记者,国产品牌的最大优势体现在性价比方面。国外同类型产品的价格通常会比国内产品高出一倍多。而在性能方面,北京时代沃顿公司有些产品性能比国外产品还要好,比如抗氧化、抗污染能力等。该公司的销售量正在快速增长,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就是明证。其销售额每年以40%的速度增长,并且出口销售额已经占到整个销售额的40%,出口到欧美、东南亚和海湾国家。
  何应征说:“除了优良的性价比,国产品牌的另一个亮点就是特色服务。相对于国外品牌在售后服务方面的滞后,国产品牌的服务品质这几年有很大提高,例如在研发体系的设计方面实行前期系统设计的参与,然后是应用的指导,还有售后的服务,而且还有近在家门口的地利优势。一些国外知名品牌总觉得它的东西没有问题,如果有问题呢,也是用户使用的问题,或者是系统设计的问题。而我们公司认为,即使是客户的问题,膜生产企业也有责任,因为膜企业有义务指导客户用好这款产品。国外通常是靠高知名度卖产品的,而我们还提供特色优质的服务。这是中国膜的一个优势。”
  为了使更多的用户选用中国膜,国产品牌也在想一些办法,比如加强技术的沟通和技术的合作研究,逐步化解客户的顾虑。膜生产企业加大对产品应用的研究和投入,给用户做一些现场的验证,证实他们的产品确实没问题,使客户尝试使用国产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