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膜工业协会官方网站!
 
热门标签:
水利行业 最大反渗透式
协会动态
Association Dynamic
阮国岭:财税政策或水价上要让海水淡化企业有利可图
《环境与生活》记者 叶晓婷 季天也 / 时间:2014-09-25 08:09:06
  据环境与生活网2014年9月15日讯 都说海水取之不竭,但要让海水为人所用绝非易事。海水淡化技术一直被视为拧开“海洋水龙头的不二法门”。缺水城市天津的海水淡化与利用水平在全国领先,已逐渐成为我国海水淡化关键技术的研发中心和装备制造基地。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更是海水淡化研发一线阵容里的一员“大将”。8月29日,《环境与生活》记者就有关我国海水淡化的发展,采访了该所的总工程师阮国岭。 

 


  阮国岭研究海水淡化已有二十余载。
  阮国岭总工开宗明义地说,向大海要水“喝”,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海水利用是国家有关海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和海水化学资源利用三个方面。简单说,海水淡化就是“让海水脱盐变成淡水”。“上世纪,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签署法案,将海水淡化作为美国的一项国家事业。他说,如果能发现一种很经济的把海水转化成淡水的方法,那么所有的科技成就都相形见绌。海水淡化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阮国岭说。
  海水淡化技术用途广
  1958年,我国国民经济还很困难时,国家就着手搞了海水淡化研究。到了1967年,国家科委召集全国水处理、分析化学、材料化学、流体力学等学科的精英,在天津、杭州、大连、青岛等地,如火如荼地搞海水淡化会战,当时各相关的研究所、高校都参与了。阮国岭“算是中国第二代研究海水淡化的人”
  很多人都认为,海水淡化技术就是用来解决沿海地区淡水资源短缺问题的,但阮总工程师说,用途远远不仅于此。比如原本发明于海水淡化的膜技术,后来发现它还可以应用于中水回用(处理污水)、中药制药、提纯等方面。“尤其咱国家,生态环境面临很大的挑战,一些淡化技术可能在治理污染方面也有用武之地。海水淡化技术不仅仅是解决用水问题的措施,对国家进行产业升级、节能减排也非常重要。”
  膜法技术国产化率低
  阮国岭说,目前海水淡化主要有两种技术方法。一种是膜法,即先将海水中的固形物、细菌、病毒等不溶性成分筛除,再利用只允许“溶剂”透过、不允许“溶质”透过的半透膜施加高压,将海水中的盐分和水分分开得到淡水。
  阮国岭介绍,在膜技术研发方面,中国化工集团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的前期工作做得很多,但后来这个中心转企改制,更关注产业技术和工程项目的实施以实现盈利。而阮国岭所在单位作为公益类科研单位更关注基础研究、共性技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等工作,也做一些先导性的工程技术,最近与国内膜生产企业合作研发,目的是提高技术水平,加快产业链条的形成与完善。
  “中国人在工程技术技术方面有很高的天赋,但是膜行业的产业底气还不太足;目前关键技术的国产化率还比较低,比如高压泵、能量回收装置、一些反渗透膜都是靠进口。我们正在执行的示范项目力图争取实现95%的国产化率。这一步走通了,我们的膜法海水淡化技术,就能实现自立,不受制于人了。”阮国岭说。
  通过调研,阮国岭发现,我国是有能力把高压泵做得高效又耐用的,因为我国制造业能力的提升尤其快。“造机器的机器都是全世界一流的,我国现在是有这样的好装备的,估计以后在膜法淡化的重大装备方面会有比较快的提升。”
  热法技术不比外国差
  海水淡化的另一种方法是热法。原理很简单,把过滤掉不溶性杂质的海水加热,使水分蒸发,再将水蒸气冷却回液态收集起来,形成淡水。“我国在热法方面有很多原创性的东西,完全可以立足于国内,与国外的差距就是,规模不及人家大,经验的积累还不够丰富,”阮国岭说,“但在技术水平上,我们并不比外国差多少。比如,我们用5000吨淡化设备的技术指标,能达到他国2.5万吨设备的效果。”据他介绍,在热法方面,我国在近期就可以大有作为。
  一般情况下,外国热法设备的外壳主要是不锈钢,里面是铜合金传热管。而我国目前正在开发全铝材质的海水淡化装置,其价格更低,可以卖给欠发达地区,阮国岭称其为“普及版”。另外,铝是轻金属,环境风险小,排到海里不会像铜那样造成重金属污染。“我们还开发全钛合金的,卖给富人,这种被称为‘奢侈品’。我们会慢慢地做出自己的特色来。”
  热法和膜法有何区别
  热法和膜法有哪些区别呢?
  阮总工程师指出,热法一般与发电厂捆绑,利用发电的余热来加热海水使其蒸发。
  值得一提的是,水的热容量很大,把巨量的水从常温“烧开”需要消耗极大的能量,因此,从经济的角度考虑,只有使用低价值热才适合热法。“如果为了热法,专门建个锅炉来‘烧水’,其能耗和经济成本是相当惊人的。”
  阮国岭还介绍,全世界采用海水淡化的,往往都是北纬35度以下比较温暖的地方。但是在低温区域,海水里丰富的盐分降低了它的熔点,在北方冬天也不太容易结冰,但用膜法脱盐之后,水的熔点升高,提取出来的淡水很可能直接冻上,膜也就被堵住了。再加上我国海岸近岸地区污染厉害,而膜又是怕脏的装置,淡化效率和持续性差。这好比净水器或空气净化器的滤网滤芯,长期处理太脏的东西就会缩短过滤装置的寿命。
  不过,膜法的优势在于避免了“烧水”的高耗能过程,比较节能,成本低,近几年的发展进度也比热法快。按照阮国岭的说法,热法必须在能源富余的地方发展,俗称“能源富人的游戏”。
  综合来看,热法比较实用,“只要有柴火,锅不漏,就能蒸出水来。”
  膜法的能源消耗,折合下来低于热法,它贵就贵在膜以及保证膜正常运行的预处理上。反渗透膜平均四五年要换一次,做得好的,可以七八年不换。如前面所说,膜的更换周期长短取决于水的干净程度,水太脏,膜换得勤,自然就费钱。出于工艺需求,海水淡化膜的孔径比人体肾小球滤过膜的孔径还小,“孔径越小,膜堵塞的几率就越高”。阮国岭表示,膜虽然有技术更新,但作为尼龙类有机物,还是最怕被油污染。要是发生海域溢油,如有提前预警,就必须暂停淡化水生产;如果没有预警,膜一旦沾上油立刻报废。他认为,在中国北方沿海,用热法比较有价值,而南方不存在低温结冰问题,更适合用膜法。根据具体国情,要允许一部分热法存在。
  阮国岭还打了个比喻:“热法是儿子,养着挺费钱,但是健壮,传宗接代不含糊;膜法是丫头,长得很漂亮,但是比较娇气,老弄点小病小灾的。”
  阮总工程师介绍,在用热法或膜法进行淡化程序之前,都要对取来的海水做预处理,除去有机物、不溶性杂质和微生物,这与自来水厂的工序相似。不论采用何种淡化方式,基本上都是2吨海水出1吨淡水。“目前,全球海水淡化产业每年增长15%,远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全球遍地开花,各地都憋不住。”
  喝淡化水影响健康吗?
  说到海水淡化的应用情况,阮国岭介绍,2000年,全国海水淡化厂每天生产的淡化水总量约1.5万吨,现在已经发展到每天90万吨。山东青岛、辽宁大连、浙江舟山、河北曹妃甸、沧州等地都有海水淡化厂。他提出,“其实南方的市场也不错。原来我们以为南方淡水资源丰富,无需海水淡化,但随着工业规模扩大,发展速度加快,原来的淡水就不够用了,就得从海里取。时代发展了,人也要转变思路。”
  他举例说,广东、福建的一些工业区,发展到一定程度,淡水不够用了,就靠淡化海水来补给。目前淡化后的海水以工业用水占大头,虽然也有往自来水管网供应的,但存在量小或是运转不好等问题。
  举个例子,天津北疆发电厂每天能产20万吨淡化水,可供给滨海新区,但其产能利用不够充分,“水的出路有一些问题”;还有一个是天津大港新泉海水淡化厂,它为天津石化供水,其产能是10万吨/天,每天约卖7万吨淡水。天津地区还有多个地方正着手准备开发更大型的海水淡化工程。
  与国内情况不同,国外淡化水主要用于市政供水,最典型的是以色列,已将淡化水输入饮用水管网,有着成熟的淡化水利用体系。天津的汉沽街也有淡化水供应到自来水管网里,淡化水同自来水以1比3的比例混到一起。
  有人不禁会问,淡化水成分跟自来水一样吗?阮国岭表示,不管是膜法还是热法,淡化水的pH值会偏酸性,纯度比自来水更高,杂质含量更少。如果作为饮用水供给,那就和自来水一样,只要符合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制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的百余项指标,就都是安全的,并没什么本质区别。
  有人担心水质太纯了容易得软骨病等。阮国岭的说法是,国内外搞了四五十年海水淡化,目前还没可靠的证据能证明喝淡化水不利于人体健康。
  淡化水在价格上没优势
  阮国岭描述,国内利用海水淡化较多的地方,是海岛及一些用水大户企业,目前的海水淡化厂基本不盈利,自产自用的企业倒无所谓,经营性质的海水淡化厂普遍状况不乐观。高昂的运营成本使海水淡化难以大规模推广。
  海水淡化部分产能闲置的主要原因,是价差无人补。“自来水享有政府补贴,海水淡化则作为企业产品,完全按照市场机制定价交易,淡化水在价格上注定没优势。自来水1吨卖5块钱。而企业搞海水淡化有工艺成本、铺管网的成本、纳税成本,这些算上就已经不只5块钱了,还要留出利润空间。与自来水价格相比的这部分差值,要么转嫁给消费者,要么政府给兜了。谁做谁赔钱的话,还有谁愿意来做?”
  阮国岭表示,大家都希望海水淡化的成本降下来,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者都在努力。降价需要靠科技进步,但与此同时,物价也在上涨,技术进步的速度通常没有物价上涨快。“技术到一定程度,成本可能就降不下来了。无论从科学本身而言,还是从物价变化来说,我这里守着海,你那里是湖,同样做水处理,海水的东西更多、更复杂,成本肯定要高,指着海水比湖水甚至淡水还便宜,这是伪科学。处理困难的事怎么可能比处理简单的事更廉价?”
  在阮总工程师看来,海水淡化可以通过自身工艺进步降低成本。但在此过程中,需要行政管理者通过政策调节,使水价融合。
  要让淡化企业有利可图
  阮国岭在阿联酋、沙特阿拉伯等国考察时发现,政府负担了海水淡化的大部分支出。而“咱们这里说是政府出,那是中央政府出呢还是地方政府出呢?到了地方,是市财政出还是区财政出呢?到了财政下面,是这个局管,还是那个局管呢?说到赚钱,大家的手伸得很长,一旦要承担责任,就变成腿伸得很长。”
  他表示,如果觉得海水淡化不重要,可以不让它发展。但如果觉得重要,就得有人去买这个单。经济利益之于企业,犹如水之于人。所以,企业的每个动作取决于风险和收益的权衡。虽然人人希望企业有“公益心”和“社会责任感”,但让企业干赔本买卖是不现实的。如果有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让淡化厂及其投资方有合理的利润,把水价倒挂的问题处理好,海水淡化才会有较快的发展。
  “用新能源搞淡化只是噱头”
  聊到取水对海洋生态的影响,阮国岭坦言:“那要看你是认为渴死好呢,还是牺牲一小块海域好。有得就有失,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只有好处而不付出代价。”走完淡化流程后,剩下的浓海水要么综合利用,要么排到海里去。即便是对环境控制很严的国外,现实中绝大部分浓海水也都是排到海里。
  “浓海水综合利用听起来很美,干起来却有很多问题。一个日产100万吨淡水的海水淡化厂,如果将浓海水中的化学元素全部提出,一年能弄出上千万吨的盐来,要这么多盐干啥用?其实大部分盐对我们的价值不太大,谈综合利用很难。有些科学家说浓海水不能排到渤海湾里去,不然会产生各种问题。其实,渤海湾现在的污染主要是排污造成的,包括重金属、石油类等等。没有淡化厂,渤海湾的环境就能好了?”说到这儿,阮国岭有些激动。
  对于太阳能海水淡化、风能海水淡化等技术路线,阮国岭有点不以为然:“许多人觉得使用新能源很吸引人眼球。电是二级能源,对做海水淡化的人来说,我只管把电接上设备,哪儿管得了这电是风电、核电还是太阳能电?只要能让我的设备转起来,电价便宜才是关键。”
  他还强调,新能源的使用有很多障碍和制约。“比如风能、太阳能,出电不稳定,怎么和电网融入?有人说要利用风能搞海水淡化,这就是个噱头,成心不想让淡化厂活!”他比喻说,两口子过日子,一个“二百五”,一个明白人,日子还能过。风能和海水淡化都还不够成熟,“两个‘二百五’整在一起,它能活得好?这爹妈是成心不让孩子活了。”在他看来,从研究所、高校角度,可以把这样的组合当科研项目试着做做。但一涉及招商引资,就必须充分权衡利弊,不能用噱头坑人。
  海水淡化产业呼唤游戏规则
  谈到以海水淡化的方式来缓解北京的淡水资源短缺问题,阮国岭提高了声音:“北京的核心问题是人口太多,有2000多万。就好比母亲没那能力养好几十个孩子,而且孩子还不爱护这母亲,到处捣乱。北京是人没弄好,不是北京不好!”他建议,不如北京把上游的水多用一点,让天津的淡化厂给当地供水,北京给搞淡化的地区一些补贴,这样大家都省事。“在天津、河北投巨资建厂,再把淡化水拉回北京,这不是折腾么?”
  在阮国岭看来,不管是政府还是企业做海水淡化,都要先把水价问题处理好,让海水淡化有一套好的“游戏规则”。“以色列很清楚,水是要命的东西,不允许国外公司控股。我们把自己国家的队伍拦在门外,让外国人进来整,我们的好多淡化厂就是政府把项目给了外国人做。国家要真觉得海水淡化是个事儿,那就该认真扶持一两支属于自己的好队伍。”
  采访结束时阮国岭表示,好的游戏规则不需要中国特色。“我们要想学外国好的东西,那就原原本本学透了,不能按个人的喜好搞中国特色。海水淡化发展到现在,瓶颈主要是政策问题,其次是经济问题,最后才是技术问题。你进口了国外公司最好的技术和装备,淡化厂仍然产能闲置,这能怪技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