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膜工业协会官方网站!
 
热门标签:
水利行业 最大反渗透式
协会动态
Association Dynamic
华电工程“环保水务”引进加拿大超滤膜技术建生产线
《科技日报》记者 宋莉 / 时间:2013-12-30 11:30:30
  据科技日报网2013年12月25日讯 “5228”,这四个数字因何组合?“即到2015年,公司5个业务板块完成销售收入200亿元、利润总额20亿元、资产负债率不高于80%。”华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孙青松揭开谜底。
  自从2010年入主华电工程并立下这个“军令状”,孙青松就带领公司上下在重工、环保水务、工程总承包、清洁能源、能源服务这五大板块全面发力,开始了五年跨越式发展的新征程。截至2012年,作为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下属的全资企业,华电工程的经济增加值(EVA)排名就在全集团30多个二级单位中“冲”到了第二,并且,这股冲劲越来越强……
  自主研发“挑大梁”
  “重工、环保水务、清洁能源、能源服务四大板块,是集团科技研发和专利技术的密集地。”在孙青松眼里,这四大板块是科技创新的主阵地。
  新疆八一钢铁厂是华电工程重工板块科技创新的受益者。在这里,华电工程公司研发的直径136.5米的封闭式圆形料场系统每天不间断地进行着圆形煤料和铁精粉料等散状物料储存和输送的工作。进仓、堆取、出仓,这套国内首家大跨距空间穹顶结构,内置悬臂堆料机和俯仰刮板取料机,系统占地面积小,自动化程度高,运行洁净、无料损,让八钢的一线工人们无不拍手称快。八钢的领导当即宣布,第二批工程也交给华电工程来“打理”。除了八钢之外,目前,这种封闭式圆形料场系统还在内蒙古中电投白音华二号露天煤矿、中石化中原普光天然气净化厂硫磺储运系统等20多个项目中成功应用,而且,按照华电工程的设计能力,已经可以做到直径150米。
  当然,封闭式圆形料场系统仅仅是华电工程科技创新的冰山一角。近年来,华电工程旗下负责重工板块的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完善的集技术研发、系统设计、装备制造、工程管理和施工为一体的“工程系统方案解决商”商业模式,大力开拓外部市场。公司业务拓展到煤炭、石化、矿山、港口等领域,并与中石化、神华、宝钢等国内特大型能源企业等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成功开拓了东南亚、澳洲等海外市场。其外部市场营业收入占比65%以上,物料输送、管道等业务多年保持行业龙头地位,空冷业务已位居国内前三。绿色采矿、海上风电和能源噪声治理取得重大进展,新培育的煤化工业务新签合同超过22亿元,曹妃甸等四大制造基地实现了升级改造,装备制造能力不断增强。
  像“重工”一样,华电工程的“环保水务”板块近年来也在牢牢把握着创新主线。一方面关注“治气”,积极开展脱硝脱硫BOT项目,稳步推进新疆吐鲁番、哈密、昌吉脱硫BOT项目,并与新疆伊犁电厂、越南海防电厂等签订了脱硫、脱硝总承包合同,全面启动了环保催化剂工厂项目,迈出了环保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第一步;另一方面关注“治水”,全面涉入电站水处理、市政污水处理等市场的工程建设和投资运营,成功签订武清四期、山西朔州等水务投资项目,石家庄滹沱河污水处理厂实现预期收益;与伊拉克、白俄罗斯等签订多个海外项目,成功涉入盐化工和煤化工领域;引进世界领先的加拿大Filcore超滤膜生产技术,掌握了水处理工程项目关键核心产品――超滤膜组件生产工艺,形成了自有技术产品生产线。
  清洁能源和能源服务板块承担国家太阳能热发电的“973”、“863”课题,分布式能源技术与生物燃气高效制备技术领域承担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3项,同时承担大量能源行业的省部级课题,正为公司积攒着技术创新“井喷”的能量。近年来这两个板块逐步做强,三个国家级研究中心陆续落户:国家能源分布式能源技术研发中心(一、二期)获得了国家的批准、“生物燃气高效制备及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实验)中心”与“火力发电系统能效检测技术实验平台” 通过了国家能源局的终审,清洁能源和能源服务正成为华电工程新兴的技术密集型的增长点。
  缜密布局“抢地盘”
  今年11月25日,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罗马尼亚总理蓬塔的共同见证下,华电工程与罗马尼亚奥塔尼亚电力集团共同签署了华电投资建设的罗马尼亚罗维纳里燃煤电站项目的意向协议,成为华电工程依靠自身电厂技术优势拓展欧洲业务的一个典型案例,也是近年来华电依靠工程总承包“走出去”,并在海外市场成功“抢地盘”的经典一幕。
  孙青松介绍,近年来,华电工程始终站在工程建设新技术的前沿,在工程建设、特别是电力建设领域,拥有多年海内外工程总承包经验和优秀业绩,形成了完整的工程总承包建设体系。在自主创新发展的同时,公司还与瑞士ABB、德国西门子、英国BP、法国达尔凯、西班牙阿本戈、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上海电气等建立有合资合作关系,在印尼、柬埔寨等国家开展海外电站工程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品牌形象,总承包建设的印尼阿萨汉项目被誉为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名片”,机组平均利用小时数目前位居世界前茅。印尼巴淡项目运行稳定,主要经营指标完成时间进度要求,项目经济效益已初步显现;印尼巴厘岛燃煤电站项目落户著名旅游胜地,厂区按照“国际精品工程”要求建设,公司利用在节能环保领域的先进经验,投用圆形煤场、海水脱硫等工艺,得到印尼相关各方的充分肯定。
  当然,除了争抢海外宝地,华电工程也没有忽略在国内低碳领域的布局,在“清洁能源”和“能源服务”上的“地盘优势”也分外明显。以“清洁能源”为例,华电工程公司在太阳能热发电、生物质沼气发电等业务领域超前谋划布局,成功签订新疆哈密和青海德令哈光伏总承包项目,一举打入光伏发电业务领域;太阳能热发电、生物质沼气发电等专业技术和品牌方面位居国内第一。在分布式能源领域,通过建设广州大学城分布式能源项目,率先占领分布式能源产业的发展先机,成立国家能源分布式能源技术研发中心,在分布式能源利用技术上已位居国内前列,并与GE合作开展航改型燃机国产化制造,成功引进的PF型燃机成套技术,氮氧化物(NOx)排放浓度低至15ppm,有力提升了公司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在页岩气开发领域,公司专门成立油气开发公司,积极推进湖南、江西、贵州等地的前期勘探和区块投标,一举中标并获取了四个区块的探矿权,在国土部第二次页岩气探矿权投标中标地块数量位居第一。
  科技创新“进行到底”
  12月下旬,对于华电工程来说是个重要的日子,因为期间,曾经分散在全市办公的各个子公司将全部聚合并搬入建在中关村丰台园的新家――华电产业园。值得一提的是,华电工程公司将分布式能源理念引入项目建设,在产业园中自建了一座全国最大的楼宇式分布能源站,可解决产业园区25万平方米的供冷、供热及供电问题。该能源站不仅是公司近年来在分布式能源领域建设经验和技术优势的集中体现,充分彰显了华电工程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发展实力,而且成为北京市乃至全国节能环保的示范点。
  其实,华电产业园的“绿装亮相”并不意外,在华电工程公司2012年制定的“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中就可以看到公司总体科技发展的目标:在节能环保方面,以国家最新排放标准为依据,解决在环保方面达标的难点和问题,作为公司环保发展的突破和方向;在高端制造方面,在原有设备基础上,拓宽各种设备范围,向自动化、集成化、模块化方向发展,特别是电气、控制等手段的应用;在新能源方面,以发展和形成自有技术、专利和品牌为重点,将其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做,以保持公司在该领域的持续发展和领先地位。
  思路决定出路。华电工程立志将科技创新“进行到底”,并已基本形成层次分明的四层科技创新体系:第1层面为公司技术委员会、技术评审委员会,是公司的技术决策层;第2层面以公司“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能源分布式能源技术研发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科技创新平台为依托;第3层面为各专业公司的研发中心或技术研究机构;第4层面为各专业公司下属的技术或设计部。这种四层技术创新模式,分别定位于科研开发的不同层次和不同时期,形成了华电工程公司从近期到长远发展的理论和技术创新链,有效地保证了公司技术的发展和在同行、同业的领先优势,形成了强大的适应目前和未来市场的技术创新和技术管理体系,并提供一定数量的技术储备,为公司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科技基础。此外,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华电工程还与山东大学共建了“燃煤污染物减排国家工程实验室”。
  截至目前,华电工程公司系统共持有专利256项,其中发明专利29项;获得各级科技奖励141项,包括国家能源科技进步奖7项,北京市科技奖5项,中国电力科技奖23项。也正是强大的科研实力,让华电工程在短短三年间,资产总额由90多亿增长为230余亿元;销售收入翻了一番,增长为130余亿元,利润总额翻了两番,进入十亿级行列。
  谈到梦想,孙青松说,华电工程的梦就是有一天可以享誉世界!而科技创新不仅可以成就华电工程的“梦”,成就华电集团的“梦”,甚至可以成就“中国梦”。的确,近年来科技创新为华电工程赢得了不少荣誉,仅“国家分布式能源技术研发中心”的获批,就获得了国家有关部门共计5000多万元的资金扶持,还获得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十百千”专项资金300万元配套支持。“我们的愿景是建成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科工集团!”孙青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