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膜工业协会官方网站!
 
热门标签:
水利行业 最大反渗透式
协会动态
Association Dynamic
新时期要求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国家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中国建设报》 / 时间:2011-11-03 10:32:48
  据中国建设报网2011年11月1日讯 2011年是中国建筑业协会成立25周年,协会自1986年成立以来,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在加强和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回顾总结多年来中国建筑业协会的工作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行业协会作为政府、企业、市场之间联系的纽带和桥梁,既是企业走向市场的向导,也是企业权益和社会经济秩序的维护者。本文就行业协会面对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如何进一步明确定位、优质服务、科学发展做一些探讨。
  一、科学定位、准确把握方向,是行业协会在国家社会管理中发挥作用、创新发展的前提保证
  胡锦涛总书记早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就明确指出:“要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中介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和政府职能的转变,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行业协会作为政府和企业之外的“第三种管理力量”,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诚信经营、奉献社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有力保证,并将越来越发挥重要作用。
  1.行业协会在市场经济中的定位
  行业协会是市场经济关系深化发展和社会管理及其分工在市场领域细化的必然产物。从市场经济的建立运行层面看,行业管理是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社会管理依据管理目标所涉及到的利益关系分为三个层次:当管理目标所涉及的利益关系关乎整个国家时,这种管理服务属于公共管理,其管理服务主体是政府;当管理目标所涉及的利益关系关乎单个股东利益时,这种管理应当属于企业管理,其管理服务主体是企业;而当管理目标所涉及的利益关系关乎具有经济和技术同一性的多个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共同利益时,这种管理属于行业管理,其管理服务主体是行业协会。政府管理服务是用来实施政治权力的,行业管理服务是用来维护行业利益的,而企业管理服务是为了实现股东、投资者利益的最大化的。行业协会作为介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自律性社团组织,其在社会管理及政府和企业之间发挥着桥梁作用,承担完成着政府和企业在发展市场经济中的部分社会职能,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政府经济政策,帮助政府和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协调企业竞争关系、促进行业和谐共赢发展。所以行业协会对于保证市场经济的高效运行和有效协调处理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规范行业行为,维护企业正当权益,保持队伍稳定,促进持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决定了行业协会必须具备自主性、自律性、代表性、协调性、服务性及公共性等基本特征和社会功能。
  2.行业协会在市场经济中的基本职能
  我国政府对行业协会的基本职能明确为“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按照有关文件精神,至少应该有七项工作职能:一是服务职能。我们通常叫“双向服务”,实质上是三个服务,即“服务社会、服务企业、服务政府”,也就是说协会工作要适应于社会和行业需求,围绕国家社会管理的总体思路,加强行业自律管理,维护行业和企业的合法权益。二是协调沟通职能。作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协会要及时向政府反映行业的共同要求,反映企业诉求,协助政府制定和实施行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行政法规和有关法律,协调各方关系,特别是企业之间的经营行为及其利益关系。三是组织职能。组织编制行业发展规划和行规、行约及各类规范标准,组织国内外企业互访交流。四是监督职能。配合政府规范市场秩序,对本行业产品和服务质量、竞争手段、经营作风进行监督,维护行业信誉,鼓励公平竞争,防范和惩戒违法、违规行为。五是公正职能。受政府或协会理事会委托授权,公平、公正、公开地进行行业培训认证、社会中介评价、资格资质审查、奖牌证书签发以及评优表彰等。六是统计职能。准确统计,科学分析,前瞻预测行业发展情况,为企业发展和政府市场监管提供详实资料,并发布有关统计结果。七是研究职能。开展调查研究,及时掌握本行业国内外发展情况,了解国际先进水平,研究解决本行业面临的问题,通过刊物等媒体总结经验、发表评论、提出建议,引导企业科学发展。
  3.行业协会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对行业协会工作非常重视。党的十六届三中、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按市场化原则规范和发展各类行业协会等自律性组织。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再次指出:“规范发展行业协会和市场中介组织,健全社会信用体系”,这就为行业协会做好服务、发挥作用、创新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总结归纳行业协会在社会管理中的众多作用,重点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为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打造信息交流平台,发挥好沟通政府与企业的关系,营造良好的市场经营环境的协调促进作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方式,是国家宏观管理与调控下的市场资源配置方式,这种经济运行的基本形式,逐步向“小政府、大社会”模式发展。一方面决定了政府的职能主要集中在立法、监督、协调、服务、调控等间接性的管理工作方面,政府不能再包揽或直接管理企业的各项具体事务。另一方面,也要求企业必须是具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完全独立的经营主体。而企业在具体经营过程中,特别是在当前转变行业发展方式中所遇到的权益、矛盾、困难及市场问题等,往往因其能力不够、权力有限、实力单薄等原因无法解决。因此,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行业协会有义务、有责任帮助企业与政府之间通过及时、有效的沟通、对话、协商来解决问题。为企业转型升级创造条件,为促进政府转变职能、提高工作效率、完善市场监管体制,建设责任政府、法制政府、服务政府发挥作用。
  第二,为维护公平合法的市场经营权益,促进行业诚信守法,发挥好协调企业之间关系、创造良好有序市场竞争秩序的行业自律管理作用。行业自律管理重在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培育企业诚信文化。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之间、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是市场经济规律的内在体现。企业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营活动中,必然遇到一些产生影响公平竞争的不诚信行为和各种各样的交易纠纷等,在法律裁决和政府监管的同时,行业协会出面公正、快捷、方便、正确解决这些矛盾,正是协会的优势和职责。这就需要行业协会来充分发挥协调、处理、规范行业、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的作用,并通过整合行业资源,推动企业公平竞争,协调利益冲突,督促企业诚信守法,包括对不诚信企业经营行为进行惩戒,协助政府健全法律保障、经济制衡、信用约束、行业自律等综合防范机制,达到协调和维护企业之间合理有序竞争的目的,从而促进行业诚信健康发展。
  第三,为健全完善行业持续发展的长效保障机制,促进企业争先创优,发挥好在社会管理和资源配置中的激励引领作用。行业协会不但要通过自律管理促进企业诚信和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确保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还要通过评优表彰和社会评价,高端引领发挥其在维护市场完整性上的服务、公正、督办,以及鼓励、支持、弘扬的催化剂作用。比如,以连接政府和企业为纽带,引领企业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围绕市场规律依法规范经营;以评价“诚信”、“百强”企业与“示范工程”为标杆,引领企业走绿色低碳之路,树立“品牌战略”的发展方向;以评优表彰为抓手,引领激励企业立标定杆、树立榜样,积极开展争先赶超活动;以境外工程评优为导向,引领企业适应国际工程承包规则,更好地实施“走出去”战略;以转变生产方式,推广EPC、BT、BOT模式为突破口,引领大型企业提升总承包和资本运营能力。
  二、牢记宗旨、提供优质服务,是行业协会在国家社会管理中发挥作用、创新发展的根本保证
  行业协会的宗旨是服务,而这种服务往往是通过社会和行业管理来实现的。行业协会处于政府与企业的中间位置,只有在这个层面做好服务才能有所作为。所以行业协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行业发展需求为重,以广大企业期盼为念,把会员满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做好优质服务上下功夫。
  1.当好参谋助手,为政府主管部门的依法行政服务
  政府的主要职责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对于带有执行性、技术性和操作性的职能,政府以法律、法规为依据,通过授权、委托、购买等方式转移给行业协会承担。这样,政府主管部门就可以通过行业协会引导企业贯彻执行整个行业发展的规划,规范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实现社会管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落实相关政策目标。但目前的情况是,相当多的行业协会,由于能力有限、管理水平低,难以承担政府的授权和委托,这也增加了政府职能转变的困难。因此,行业协会要找准与政府宏观经济工作布局相适应的结合点和服务工作重点,建立起政府与行业协会之间的新型授权购买服务关系,促进和实现政府回归社会公共利益整体代表的定位以及行业协会紧密结合宗旨搞好主流业务的定位。行业协会将更为有效地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质量,做到协会工作既能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又能贴近企业、贴近行业、贴近市场,进入经济主战场。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国际贸易的复杂性,行业协会还将成为解决对外贸易争端和保护国内市场的重要力量。特别是由于国际惯例以及政府官员直接出面的“诸多不便”,市场和国际化进程的推进迫切需要在某些贸易活动中不得不把行业协会推向前台,使行业协会等民间组织的发展动力明显增强。国外行业协会的经验表明,在国际商务活动中行业协会实际上执行并替代了政府不便行使的一些职能,以特殊的市场功能保护本国的经济利益,充分体现了行业协会超越企业和政府的协调优势。
  2.当好良师益友,为会员和广大建筑企业的持续发展服务
  为企业和会员提供优质服务是协会一切工作的核心。行业协会为企业服务,主要体现在反映诉求、维护权益和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等方面。
  第一,深入务实地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准确地反映企业诉求。调查研究是行业协会的基础性工作。特别是当前我们处于既应对世界经济危机,又面对国内拉动内需,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机遇期,建筑企业也面临前所未有的难题和挑战,这些都无疑对协会调研、反映诉求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抓住企业最关心、最直接、最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到调研主题有针对性、调研报告有实用性、建言献策有超前性、反映诉求有时效性。近几年,中国建筑业协会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先后通过调研向政府主管部门提交了《关于实行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后,加强项目经理职业化建设的建议》、《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就位有关问题的报告》、《关于做好不同资质企业市场划分的报告》、《关于在“十二五”规划中加强建筑业产业地位和作用的建议》等。由于这些调研比较接近实际,对问题的症结摸得透、找得准,提供资料翔实,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所以受到了政府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分别在制订相应的政策文件中予以采纳。
  第二,优质高效地做好行业自律管理,着力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做好行业自律管理是行业协会得以生存发展的重要保障。行业协会除了通过积极参与制定政府产业政策,为企业提供市场信息,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外,还要把行业自律管理放在重要位置。首先是通过自律管理促进企业遵纪守法,把握经营方向,自觉地将合同履约率、用户满意率、市场诚信率等纳入企业的自律管理目标体系;其次是引导促进会员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把确保工程质量与安全生产作为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特别是在当前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中更要强化质量管理、让人民住上“放心房”;三是围绕企业转型升级这个中心工作,督促企业加强和创新文化建设,通过培育践行人文、科技、绿色和诚信的企业文化核心价值理念,达到凝聚构建和谐,科学发展共识,树立“品牌企业”形象。
  第三,拓展创新协会服务领域,不断提高行业服务水平。行业协会既是会员与企业之家,又是政府与企业和大专院校的桥梁纽带。提升服务质量、讲求服务水平,是协会新时期积极投入社会管理发挥作用、创新发展的关键所在。因为,随着形势的发展,会员对协会的要求已不再满足于一般常规性地开会、评奖、办班等服务。所以,对于行业协会来说,奖要评、会要开、班要办,但更为重要的是提升服务层次,丰富服务内涵,做到服务内容新颖、服务方式多样、服务对象延伸、服务思路创新、服务手段现代,力求做一些省市、政府部门和企业想做但做不了的事。比如评优表彰、行业评价工作,要做到标准严格、程序科学、公开透明、便于监督。调查研究、反映诉求、为政府提供咨询意见,要实事求是、有理有据、及时有效、富有实用价值。组织各类活动要精心策划、高端引领、面向企业、面向行业、服务社会,达到企业需要、会员满意、行业认可、政府信得过、服务质量高、社会效果好的目的。
  三、统筹协调,处理好三个关系,是行业协会在国家社会管理中发挥作用、创新发展的基础保证
  行业协会是介于政府、企业之间,为社会管理提供服务,沟通、协调、公证和自律管理的社团组织,在发挥作用、实现创新发展中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正确处理协会与政府部门的关系
  行业协会与政府关系定位决定着行业协会与政府在社会管理职能上的适度分工。随着社会公共事务日益复杂和繁重,政府的职能重心和管理模式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当前权利重心已趋向基层化、社会化、分权化。行业管理就充分体现了社会管理多元化的必要。目前,行业协会不论是官方,还是民间,推进“政社分离”和“社会化”、“民间化”的发展已是共识。但现阶段,协会业内都认为行业协会的发展还离不开政府的支持。这种“想分离,又不愿离开政府”的矛盾思想背后蕴藏着行业协会观念亟待转变的问题。应该说随着政府职能转变,从政府“授权”到行业协会“社会化”、“民间化”自律管理,将是未来行业协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完全退出行业管理,而是改变了管理的方式,即由“撑船”向“掌舵”转变,也就是说由直接管理变为由行业协会接受授权或委托职能的间接管理。政府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市场经济秩序的监控者,规范和监督行业协会的运行,防止行业垄断。当然政府管理行业协会应该是通过建立规章制度规范其行为,而不是具体业务和细节上的干预。
  这里有必要指出的是,目前也有一些政府部门一方面埋怨行业协会自养、自立能力弱,“起不到多大作用”;一方面又缺乏主动转移职能、扶持行业协会发展的动力。对于行业协会的不足,要弄清是发展初期的薄弱,还是缺乏扶持的无奈,或是过大压力下的停滞,从而分清情况,准确把握方向,增强协会的服务能力,依法提高协会的地位和作用。但任何时候,行业协会都必须接受党委及政府主管部门的领导、监督和管理,逐步建立起政府与协会之间制度化、规范化的和谐工作关系。坚持到位不越位、在位不缺位、有位不错位、有为才有位、补台不拆台、帮忙不添乱、参与不干预、引导不领导,依靠信赖和协商、协助、协作、协调的原则,遇事多请示、多汇报、多协调,以争取政府部门对协会工作的领导、指导、帮助和支持。
  2.正确处理协会与会员企业的关系
  协会是企业之家,协会的存在是以会员企业为基础的,是水和鱼的关系。企业是水,协会离开了企业,就成了无水之鱼。所以这种密不可分的鱼水关系要求协会必须时刻想着企业,处处为了企业,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帮企业之所需。做到务实不表面、服务不为利,以优质高效的服务质量实现好、维护好、处理好、发展好广大会员的根本利益,以此增强协会的亲和力、感召力、凝聚力,提高协会在行业的覆盖面和代表性。
  但也由于目前行业内多协会并存,导致同类协会会员分散和企业覆盖面不广、会费收缴难、企业响应面窄等症结,再加上个别协会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等诸多因素,造成行业协会覆盖面小、代表性差。这些问题的背后,一方面反映出一部分先行建立的行业协会“官方”色彩浓,虽然活动很多,但质量内容低下,甚至只管收费,缺少服务,导致企业很有意见,感叹负担过重;一方面也提醒我们,如果协会在为企业服务方面无所作为,不但会造成行业协会的代表性下降,而且还可能由于协会工作不足以满足企业和市场的需求,造成企业为适应市场需要自愿结合、另立门户或加入其他服务好、影响力强的民间协会。用市场经济的眼光衡量,“代表性”和“覆盖面”主要是靠行业协会自律、自立、自强,要靠努力拼搏、开拓创新、积极工作来实现和拓展。
  综上所述,行业协会在工作方法上,一定要结合行业特点,通过下基层、走企业,多调查、细研究,广交友、深接触来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了解企业的要求、愿望和呼声,了解企业对协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包括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以便互相交流,沟通信息,密切关系,增进友谊,真正把协会与企业在情感上融为一体。总之为企业服务,要动真格的,要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
  在实践中还需要注意的是,在行业协会为企业服务,发挥协调、服务、信息咨询等功能的同时,也很容易把信息沟通和协调能力转化为共谋的能力。因为,从反垄断法的角度来看,行业协会应当审视和认识应有的职能及其限度,认真理解作为经济宪章反垄断法的理念和制度,从而避免踏入反垄断法禁止的雷区。在职能边界已经设定的基础上,行业协会不仅要防止相关超越边界的限制性竞争行为的发生,更要引导本行业的经营者依据反垄断法等法律法规来参与市场竞争。
  3.正确处理“不以营利为目的”与“有偿服务”的关系
  行业协会的健康发展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从国际上来看,美国商会、行业协会的经费来源包括会员缴纳的会费,举办各种培训班、展览会或学术讲座的收入以及政府机构、某些企业的赞助等。有关资料显示,在美国,非营利组织的绝大部分收入来自服务收入,约占56.6%,公共部门的支持和慈善支持分别占30.5%和12.9%。在德国,非营利部门以具有强有力的政府支持为显著特征。德国的非营利部门的经费中来自公共部门的收入高达64%,远远高于40%的世界平均水平,而来自会费的收入仅为32%。在日本,会费则占其非营利部门经费的主导部分,约52.1%,来自公共部门的支持也达到了45.2%。
  在我国,行业协会作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和中介组织,不可能寄托于国家财政的拨款。行业协会的服务也不同于企业的服务。它并不以营利为目的,也不能以产品的销售去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无法把服务消化在产品的成本上。但行业协会毕竟是一个社会团体,需要人力、物力及财力等经费的支撑,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来增强协会实力,才能维持它的正常运转,提高服务能力。因此,一方面,协会需要收取适量的会费,要依据“取之于企,用之于企”的会费政策,经费收支讲求公开透明,力求达到最佳的资金收支平衡和利用率;另一方面,在坚持非营利性原则下,协会通过提供规范、稳定、有效的有偿服务,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更好地开展活动,提供优质服务。从根本上讲,行业协会的发展最终应通过国家立法走市场化、民间化、社会化的道路,依法收取会费、接受捐赠、组织服务,实现“以会养会”。
  四、廉洁自律,创建“四型”秘书处,是行业协会在国家社会管理中发挥作用、创新发展的组织保证
  要成为一个社会、政府、企业都满意的行业协会,最关键的是要有一个善于学习、务实开拓、廉洁自律、勇于创新、和谐发展的秘书处。这是行业协会加强自身建设,在政府职能转变中承担载体作用,提高履行职责能力,充分发挥作用的重要体现。
  首先,领导团队思想上要转变观念,树立“四新”意识。要依据协会章程,按照“自立、自主、自养、自强”的原则,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工作机制,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做到考虑问题有新观念,布置工作有新思路,组织活动有新方法,树立形象有新面貌。同时要当好“三个家”,真正把协会秘书处办成会员之家、企业家之家、国内外友好人士学习交流之家。
  其次,职能部门要把握“二体”,实现“四化”。一要把握整体。中建协秘书处有7个部门,20多个分支机构,不能各自为阵、各行其是、对口混乱,给会员造成不必要的负担。要从工作全局出发,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实施、统一检查。第二要依靠主体。协会工作要围绕会员,依靠企业这个主体开展活动。做到管理职能行业化,就是按照章程和有利于行业发展的事设置部门;重要岗位专业化,要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一批熟悉行业情况,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年富力强的人才到重要岗位;管理程序法制化,协会工作的作用和性质决定了必须依法遵章按制度办事;管理方法现代化,秘书处是行业协会的日常办事机构,要配备相应的设备,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建立和应用电子政务,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管理流程规范化。
  最后,坚持协会工作有为才有位。行业协会的性质决定了它既不是行政机构,更不是“二政府”。秘书处职工不是吃皇粮的,每个人都是传播者、组织者、推动者,只有靠努力工作和优质服务才能赢得社会、企业的认可。中国建筑业协会之所以近几年在行业有一些影响力,就是由于秘书处自始至终坚持了“有为才有位”的工作方针。自从2006年协会换届以后,会长郑一军多次要求全体职员要增强责任心、明确责任感、实行问责制。要珍惜名誉、讲操守、重品质、克己自律、引领风尚,做到严谨、创新地开展工作,既要干事又要“干净”。
  几年来,协会全体职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社团工作的文件精神,在协会理事会领导下,紧紧围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中心工作和会员需求做好行业管理。一是加强秘书处内业建设。通过竞聘上岗、分级考核、量化测评、综合评定,按照年、季、月度计划,实行严格责任制和目标管理,打造和实现“四型”和“5A”社团。
  二是创新服务形式,丰富内容载体。协会在继续抓好鲁班奖工程评审这个“品牌”的同时,结合行业发展需求、从企业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注重调查研究建筑业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地位和作用。比如组织开展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评选以及“双百强”、“AAA诚信”企业评价;在行业内开展职工技能、书画、摄影大赛活动;围绕保障性住房和重点工程项目,组织专家委员开展“西部行”、“走工地”活动,进行技术质量咨询,开展创精品活动;帮助解决行业内企业之间经济纠纷,并为之提供沟通协调平台等。以形式多样、内容新颖、喜闻乐见和务实创新的工作形式凝聚会员、感召企业、影响社会,有力地促进了协会各项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三是建立健全行业高效的信息传递机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管理、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行业协会作为政府、企业、科研院校的桥梁纽带,做好信息传递工作至关重要。一个高效运作的秘书处,必须重视行业信息服务机构建设、广泛收集信息、掌握行业动态,让会员企业及时了解世界各国行业标准的变化、同行业发展状况与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技术规定等。几年来,中建协秘书处和有关分支机构先后建立了“国家级工法”、“新技术示范工程”、“诚信企业”以及“项目经理职业”业务咨询四大信息平台,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推动行业组织与企业、政府、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之间的互动,实现了信息采集与传递、资源配置与共享、成果发布与推广、和谐共赢创新发展的新格局。
  今年是国家“十二五”开局之年。展望“十二五”,我们发现振兴建筑业方兴未艾,行业协会发展任重道远。我们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务实工作、奋力拼搏、开拓进取、追求卓越、创新发展,为新时期加快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和企业转型升级,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