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膜工业协会官方网站!
 
热门标签:
水利行业 最大反渗透式
协会动态
Association Dynamic
中科院生态中心以奥运会直饮水项目向城乡饮用水延伸
《科学新闻》记者 徐治国 / 时间:2009-08-14 10:15:17
  据科学网2009年8月7日讯 早在2001年,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生态中心”)就承担了科技部牵头组织的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奥运村及示范小区优质饮用水净化示范研究”,并由中国科学院提供配套支持。
  包括国家体育场、国家游泳中心在内的28个体育场馆和辅助设施,都需要提供安全、优质的直接饮用水。因此,研究人员针对奥运相关设施的饮用水安全风险控制,形成了三级净化处理工艺――采用臭氧催化氧化与活性炭吸附组合工艺、反渗透与电渗析组合的膜分离技术,以及在线紫外-臭氧消毒与活性炭吸附等方式,高效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微生物等有毒有害物质。他们还研制出固定式和移动式饮用水净化与供给的集成设备,以满足不同的供水需求。
  项目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分别从化学、生物学和毒理学等三个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水质安全保障技术,这样就能从根本上保障直饮水的安全性。”
  2006年11月,业主单位国奥投资公司、生态中心与北京中房水杯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决定将科技奥运研究项目的成果应用于奥运村直饮水工程。
  项目参与者、生态中心净化研究组副研究员刘锐平告诉记者:“在技术层面需要解决的核心难题是必须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体现‘绿色奥运’理念的优质饮用水净化技术及相关成套设备,处理水要达到美国、欧盟和世界卫生组织的饮用水水质要求。在技术成果转化与工程应用层面,则需要在合作与转化形式等方面作好充足准备。当研发的技术成果转向实际工程应用时,必须经过竞标的方式。”
  “在项目竞标之前,我们组织召开了专家鉴定会,其中也有北京奥组委的官员参加。”项目相关负责人透露,“由于有多年的研究基础,以及大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他们(北京奥组委)也希望我们来承担这个工程,我们后来战胜对手,从众多竞标单位中脱颖而出。”
  “这不仅仅是一项科研任务,其本身被赋予的政治意义更加重大。毕竟,北京奥运会是中国迄今为止主办的最重大的国际赛事,不能有半点纰漏。”刘锐平说。
  最终,北京奥运会直饮水项目顺利实施,不仅为运动员、裁判员和观众提供了安全、健康和优质的饮用水,也为生态中心的技术转移和市场开拓提供了新的契机。
  2007年8月,生态中心成立了专门的饮用水科学与工程中心。此外,北京中房水杯子公司开始控股生态中心旗下的北京中科膜技术有限公司,由中科膜公司进行具体的市场推广,生态中心则提供技术支撑。
  而北京奥运会直饮水项目,无疑是中科膜公司和生态中心最好的“广告”。目前,生态中心的直饮水技术已经在国家环保部和科技部机关、国务院幼儿园、武警总医院、北京的京师园小区和天合人家小区等得到了应用。
  当然,刘锐平也坦言:“面向奥运需求的技术,可能在更大程度上更为关注技术的优质性以及自主创新性,而对于成本、操作复杂程度等因素考虑较少,而这些因素在大规模推广应用中需要充分考虑、评估与解决。”
  据《法制晚报》2009年6月的一篇报道,奥林匹克公园的直饮水目前停止供应。“这很有可能,我们只是给予技术支撑,而作为业主的新奥集团才是具体的管理单位。”刘锐平说。
  生态中心的饮用水研究团队似乎没有受到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的太多青睐。实际上,像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这样的重大工程,当地政府往往采取“就近原则”寻求和选取研究合作伙伴。
  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生态中心研究人员的北京奥运会直饮水项目也远远没有结束。
  该中心研究人员在奥运会项目相关成果基础上开发出除砷除氟技术,已经在山西、北京、内蒙、安徽等地建设了若干分散型除砷除氟工程,并开始在市政水厂和大型除砷水厂工程中得到应用。
  2008年下半年,该团队针对河南省民权县一家化工企业排放高浓度含砷废水、造成贯穿河南、安徽两省100多公里的大沙河严重砷污染,成功地进行了治理。在最近颇受关注的云南阳宗海砷污染治理的全球公开招标中,该团队也提出了具有竞争力的技术方案。
  此外,研究团队在不进行大规模工程改造的前提下,提出了针对某市政水厂天然有机物污染及消毒副产物问题的解决方案。刘锐平说:“如果采取臭氧和生物活性炭的深度处理工艺,则至少需要投资2亿元以上。”
  2009年7月21日,刘锐平再次登上南下的列车,继续他们在该市这座市政水厂进行的研究和应用。
  “面向农村的饮用水除砷除氟技术、面向城市的饮用水消毒副产物控制技术等,都是我们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会持续努力的方向,并不会因为奥运的结束而终止。当前中国饮用水质安全形势仍不容乐观,而科研人员在解决这些问题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重要社会责任。”刘锐平表示。
  他补充说,中国农村仍有数千万人饮用高氟水,许多除砷除氟工程几近瘫痪,目前仍然缺乏经济高效、方便可行的除砷除氟技术;而对于城市供水,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是如何在现有常规工艺的基础上,在不对水厂进行大规模升级改造的前提下,采取工艺强化与优化措施,经济有效地解决不同地区面临的各种水质污染问题,确保2006年新颁布的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能够在2012年真正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