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膜工业协会官方网站!
 
热门标签:
水利行业 最大反渗透式
科技动态
Technology News
徐铜文在先研院与企业合作建膜技术与膜材料研发中心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王永群 / 时间:2015-06-29 08:44:30

  据中国经济新闻网2015年6月28日讯 “无编制、无预算、无级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三无单位”:这里既不是大学,也不是孵化器,也不是产业园,而是介乎于企业、大学和产业园之间的“混合体”,是开展高技术研发与应用和高端应用人才培养为主的实体机构。该院于2012年10月揭牌,不到三年时间内,先研院入驻700名工程硕士,形成“企业导师+学术导师+创业导师”的培养模式,培养过程由传统的知识传授拓展为创新实践、创业指导和能力培养三位一体。
  “先研院甫一成立,迅即启动量子通信京沪干线工程建设,未来网络合肥先导试验网开通工程建设,先后与英特尔、微软、阿里巴巴等共建33个研发平台,孵化了73家科技型企业,建立2支风险投资基金,吸引社会资本近2亿元,围绕微电子技术、医疗健康、新能源技术、新材料和量子通信等领域,开发了近40项新产品。”合肥高新区科技局副局长桂新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教授徐铜文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目前在先研院与企业合作建立了膜技术与膜材料研发中心。他告诉记者,过去,科研成果大多体现在论文上,通过先研院与企业成立研发平台后,论文成果不仅得到实际应用,反过来也促进新的科研成果产生。“现在技术转化没少做,论文也没少写。”先研院成立以来,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跃跃欲试,有意把自己的科研成果推广应用,这是科研与创新链条打通后的明显成效。
  据评估,先研院独特的“四位一体”模式,打通了科研和产业相结合的通道,创新效率是传统模式的30倍到60倍。
  “今年,我们拿出5亿元,以基金方式投向优势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据测算,可撬动20亿元社会资本投资。通过改革规范政府行为,让市场发挥作用的同时,努力让‘看得见的手’在创新创业和产业发展中‘当杠杆’,发挥引领和撬动作用,提供真金白银、实实在在的服务。”合肥市市长张庆军说。
  “支持大众创新、草根创新、小微创新和创客发展,是合肥创新驱动发展非常重要的方面。”合肥市科技局副局长陈明义说,在政策支持上,2014年以来,合肥把更多目光关注到青年创新、学生创新、创客活动等方面,2015年专门设立鼓励创客、青少年创新基金,为中小微创新企业和创客搭建更多平台,使得合肥创新生态更为完善。
  2009年,修订后的《合肥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颁布实施,在全国率先将创新型城市建设纳入法规,强化政策法律保障。合肥突出对科技投入体制改革,着力解决创新资金分散、企业信息不畅、项目多头申报和自由裁量权等问题。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合肥相继出台人才特区政策意见及高端人才“一站式”服务等措施,建立健全人才、智力、项目相结合的柔性引进机制,出台《合肥市推进企业股权与分红激励试点工作暂行办法》及相关配套文件,建立股权激励以来,累计试点146家企业,在稳定、吸引、集聚人才和加速成果转化上取得明显成效,最大限度释放了科技人员活力。
  “探索未来,唯有协同创新。”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说。“在创新转型阶段,很多项目是通过策划而来的。经过多年努力,合肥已经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