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膜工业协会官方网站!
 
热门标签:
水利行业 最大反渗透式
科技动态
Technology News
陕西煤业化工对外发布2014科研项目征集公告诚邀合作
《科技日报》 / 时间:2014-02-25 07:36:49
  据科技日报网2014年2月25日讯 2013年12月12日,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对外发布《陕西煤业化工集团2014年科研项目征集公告》称:为充分依托外部科技资源,推进协同创新,陕煤化集团现面向社会公开征集2014年科研项目和专利专有产品,诚邀各科技机构(国际、国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和拥有先进技术的个人积极申报,共同开展合作。本次申报截止日期为2014年6月30日。具体申报流程和合作支持方式,请登录网站http://www.shccig.com/通知公告栏详细了解。
  特此公告。
  联系人:张亮  李瑞斌
  电 话:029-81772060
  邮 箱:zhangliang@sxccti.com
  《2014年科研项目申报指南》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陕煤化集团”)此次发布的申报指南均为企业当前存在的技术难题和未来科技发展需求,共包含煤炭、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矿山机械与LED产品、钢铁、企业管理等7大领域方向。鉴于陕煤化集团产业领域广泛、技术需求多元、科技创新水平不均衡的特点,本次申报指南未能涵盖所有产业,我们将根据各产业发展情况,长期进行内部技术需求的归集整理,择机补充发布。
  其中:
  二、化工领域
  以煤的分质清洁利用理念为指导,深入开展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工程化开发、工业化集成优化与示范、产业化推广应用服务等各阶段的技术研究与技术服务工作。对外合作(或委托)项目优先考虑已完成实验室小试并具备进行中试条件的先进技术。
  (一)煤炭中低温热解
  1、中低温热解油气与热解粉焦气固在线分离技术及关键设备开发研究,要求除尘后焦油中含尘量≤5%wt;
  2、粉煤中低温热解增油技术开发研究,重点支持原料煤干基焦油收率达到同基准格金焦油产率的150%以上的加氢热解、催化热解(包括该反应系统内所产干气催化活化)增油技术;
  3、中低温热解半焦干熄焦技术及关键设备开发研究,要求半焦显热吸收率≥80%,排焦温度≤60~80℃;
  4、粉煤热解产物粉焦的钝化技术及关键设备开发研究,优先支持具备进行中试研究能力的钝化技术;
  5、低阶煤催化解聚研究,促进煤热解向焦油产率高、煤气、半焦品质优良的方向发展,开发新型催化解聚催化剂及其配套工艺。
  (二)粉煤及粉煤中低温热解产物粉焦的综合利用
  1、粉煤热解产物粉焦安全、环保的储运技术及关键设备开发研究,优先支持具备中试条件的技术,要求储存周期≥1~3个月,运输半径大于1700公里;
  2、超细煤粉包装运输技术研发,要求实现超细煤粉制备、分选和包装的连续化以及满足长距离运输的工艺;
  3、粉煤成型技术研究,要求制备的型煤冷热强度满足目前方型炉用煤条件。粉焦成型技术及关键设备开发研究,要求制备的型焦达到民用燃料或常压固定床气化用煤技术条件的指标;
  4、粉焦替代锅炉燃料技术开发研究,要求自主拥有开展试验评价和试烧的平台,粉焦掺烧比大于50%,重点支持技术的工业化转化,要求已完成中试试烧;
  5、粉焦替代高炉喷吹原料技术开发研究,要求粉焦掺喷比例大于60%;粉焦/煤粉混合料代替冶金焦粉作为烧结矿燃料,重点支持技术的工业化转化;
  6、新型高效电石绿色生产工艺的开发,要求能耗低于电热法电石生产技术,重点支持已完成小试或中试的技术。
  (三)中低温煤焦油加工利用
  1、中低温煤焦油制芳烃技术开发研究,优先支持煤焦油芳烃产率(以液体产品为基准)>50%,芳烃转化率(以芳潜含量为基准)>110%,且具备进行中试研究的技术;
  2、中低温煤焦油高附加值化学品的提取与分离技术开发研究,优先支持酚类或萘类化合物提取率≥90%且具备进行中试研究的技术;
  3、先进中低温煤焦油加氢制燃料油及其系列催化剂技术开发研究,优先支持液体收率>93%且具备进行中试研究的技术;
  4、中低温煤焦油加氢尾油综合利用开发研究,优先支持润滑基础油达到APIⅡ类标准的尾油加氢生产润滑基础油技术。
  (四) 煤基化学品的开发及利用
  以煤中低温热解产物出发,高效、清洁、经济的合成高附加值化学品技术,煤基化学品替代现有非煤基化学品的技术,低成本煤基化学品成套工艺技术的开发。
  1、热解气的综合利用开发技术,包括热解气的分离技术(CO、H2、CO2、CH4、轻烃、烯烃等的分离),制液化天然气(LNG)技术,制氢技术,芳构化制BTX技术等;
  2、以合成气为原料制取含氧化合物(醇、醛、酯类等)、烷烃等高附加值化工产品的相关技术;
  3、甲醇、尿素下游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与利用。甲醇制碳酸二甲酯技术的工业化转化,优先支持甲醇液相羰基氧化法或尿素醇解法技术的工业化转化,甲醇制芳烃技术开发研究,优先支持具备进行中试试验的技术;
  4、煤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如润滑油、航空煤油等技术的工业化转化;
  5、煤制天然气工艺及催化剂的研究开发。包括煤直接制天然气技术开发,合成气完全甲烷化工艺及耐高温甲烷化催化剂,要求催化剂性能指标达到或超过进口催化剂。
  (五)氯碱化工
  1、新型乙炔法PVC低汞、超低汞以及无汞催化剂技术开发研究,重点支持乙炔转化率和氯乙烯选择性均>95%并且完成实验室小试的技术;
  2、卤水净化及卤水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开发研究,要求卤水经净化后可稳定达到生产用卤水标准,卤水生产副产物十水硫酸钠的综合利用率大于90%;
  3、电解制氢系统氧气回收利用技术开发研究,要求氧气回收率>95%;
  4、PVC下游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如氯化聚氯乙烯系统工艺及设备开发技术研究),优先支持具有实验室小试基础以上的研究,要求产品性能达到或超过国内同行业水平;
  5、含汞固体废物中汞的回收,对废汞触媒、除汞器废汞活性炭及含汞废水中的汞进行回收,要求汞的回收率达到85%。
  (六)精细化学品及其他方向
  1、炔醛法1,4-丁二醇生产中关键催化剂技术开发研究,重点支持1,4-丁二醇生产中甲醇氧化用钼铁催化剂、炔醛反应用铜铋催化剂以及一段法1,4-丁炔二醇高压加氢用雷尼镍催化剂技术,要求技术指标达到进口产品相应标准或以上;
  2、乙炔法PVC用新型固汞材料的开发,要求作为含汞触媒载体的固汞材料性能优于活性炭;
  3、乙炔法PVC生产用助剂与添加剂技术研究开发,要求产品技术指标达到或优于同类进口产品的指标;
  4、表面活性剂的开发,优先支持高档日化品用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高效油水分离剂、破乳剂等低成本生产技术,要求技术指标优于国内现有产品;
  5、低成本无卤阻燃剂开发,要求产品适用于通用高分子材料的阻燃,且性能达到或优于同类进口产品的指标。
  (七)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
  1、节能方向
  工业废热回收利用技术:化工生产过程产生的废热回收技术及装备开发,优先支持低位热回收技术及装备开发。
  2、废水处理及资源化方向
  (1)焦化脱硫废液处理技术:焦炉气净化中湿法脱硫产生的脱硫废液处理与资源化技术,优先支持可以工业化的技术;
  (2)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技术:焦化、焦油加氢、煤中低温热解等产生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技术及相关设备开发,已完成实验室小试;
  (3)烧结脱硫废水处理技术:钢铁企业烧结脱硫废水的重复利用技术。指标要求:硬度降到3mmol/L以下,氯离子降到60mg/L以下,优先支持可以工业化的技术;
  (4)乙炔气清净废硫酸(浓度为73%左右)处理技术:聚氯乙烯生产乙炔气清净过程中产生的废硫酸处理回收再利用或进行无害化处理,电石渣(氢氧化钙)和废硫酸反应生成的废渣的再利用技术。指标要求:达到工业稀硫酸指标要求进行出售或是工业浓硫酸指标要求供生产系统重复利用;废渣的无害化处理及利用,优先支持可以工业化的技术。
  3、废气处理及资源化方向
  (1)电石炉尾气综合利用技术:电石炉尾气深度净化及回收制化学品技术,已完成实验室中试;
  (2)除尘技术:高效节能除尘技术,耦合热量回收除尘技术,电袋复合除尘技术;
  (3)电石粉尘利用技术:电石破碎及生产乙炔过程中产生的电石粉尘利用技术,重点支持技术的工业化转化;
  (4)脱硝技术:烟气脱硝技术,完成实验室小试,脱硝效率>85%;
  (5)CO2捕集封存利用技术:化工生产废气排放中CO2封存及回收利用技术,优先支持成本较低且产品转化率较高的CO2回收利用技术。
  4、固体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方向
  (1)磷石膏资源化综合利用:磷酸生产磷酸铵过程中产生废渣的高附加值资源化利用技术,已完成实验室小试;
  (2)电石渣综合利用:电石渣处理及高附加值资源化利用技术,已完成实验室小试。
  三、新材料领域
  (六)高性能膜材料
  1、面向含盐废水处理及回用的高性能聚合物膜(重点支持聚丙烯膜。主要技术指标如下:孔径在0.2~0.4μm范围内;孔隙率≥0.55;截留率≥98%)制备关键技术及膜蒸馏工业应用成套装备技术开发。正渗透膜材料(主要技术指标如下:纯水通量≥7L/m2・h;截留率≥97%),抗污染、抗氧化、耐溶剂反渗透膜材料(重点支持芳香族聚酰胺复合膜。主要技术指标如下:截留率≥99.5%)等膜材料制备关键技术及工业应用成套化装备技术开发;
  2、面向矿井废水深度净化的超/微滤膜(重点支持聚偏氟乙烯膜。主要技术指标如下:0.1MPa条件下纯水通量≥600 L/m2・h;表面接触角<50°)制备关键技术及工业应用成套化装备技术开发;
  3、高稳定性分子筛膜材料,有机无机复合膜材料规模化制备技术。重点支持渗透汽化膜。主要技术指标如下:用于50~99%的醇/水分离,分离系数>7000;渗透通量>2kg/m2・h;
  4、规模化陶瓷膜制备技术及应用装备的开发。主要技术指标如下:平均孔径<10nm;纯水通量≥500L/m2・h;
  5、用于分离捕集温室气体膜材料的制备技术及应用装备的开发。重点支持用于分离二氧化碳的固定载体膜材料;
  6、高通量纳滤膜材料的规模化制备技术。主要技术指标如下:CO2/N2分离因子>85;
  7、高性能全氟离子交换膜工程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