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膜工业协会官方网站!
 
热门标签:
水利行业 最大反渗透式
科技动态
Technology News
拯救我国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的研发仍需大笔资金垫底
《能源》记者 巢新蕊 / 时间:2009-08-12 15:13:21
  据中国经济网2009年8月11日讯 从事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研发的北京飞驰绿能有限公司(下称“飞驰绿能”)已经投资了1.4亿元,但眼下还没见到成效。常务副总经理张立芳在“中国能源变革与投资机会论坛”上宣告,公司仍需大笔后续资金。
  飞驰绿能的前期资金来自于北京市政府、重庆市政府、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有些部门的投入达几千万元。
  在其建设过程中,不时有专家对该产品提出不同看法。中国工程院院士,核试验技术、分析化学专家杨裕生就认为,燃料电池电动车在近期或者中期不可能大发展,原因是它的价格太贵、市场很小、系统复杂、维护困难、寿命不够长。
  燃料电池虽叫“电池”,其实是个微型发动机,氢气通进去后,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系统把氢气分子分解成氢质子和电子,氢质子通过质子交换膜转移到膜的另一端,和氧分子结合生成水,同时系统通过外电路把电子导出来形成电流。
  这是个资金密集型产业,燃料电池需要的四大组材――质子交换膜、催化剂、碳纸、双极板,有两种要依赖进口。
  要想降低成本,或者实现材料国产化,或者进行大规模批量生产。目前该行业材料国产化还做不到,市场也尚未有大规模需求。由于价格关系,私家车还用不起燃料电池,仅大巴车和清洁车可以。
  张立芳也不讳言燃料电池的某些弊端。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燃料电池发电每千瓦需近2万元,一辆新能源汽车约需60~80千瓦,需100多万元。
  但张立芳坚信燃料电池的前景。公司的燃料电池备用电源,已经在湖南省通信管理局得到应用;小型燃料电池已经出口到台湾、加拿大等国家。
  飞驰绿能已在公司内建了我国第一座加氢站,在其他地方建站还要有个过程,但他认为只要汽车销量上去了,比如达到100辆车,加氢站的建设速度就会快起来。
  “我们公司还很有行业经验。”张立芳侃侃而谈,10年前国内做燃料电池的企业大概只有3家,而且规模都非常小,飞驰绿能就是其中一家。现在,国内能进行大规模生产的企业有7家,参与燃料电池研发的学校和科研单位不下80家。汽车业内,长安汽车、大众汽车、北汽福田都开始做燃料电池的研发。
  研发要投入,建设备需要资金,推广需要资金。几乎在每个新产业发展时,都需要此类投入。更何况,新能源产业在中国规模大,战略意义重要。
  好电池需要好设备来生产,好设备又需要好资金来支持,好资金从哪里来?最终源于消费者,而在市场培育期,必须找其他类型的资金“垫底”。
  基于以上优势,飞驰绿能未来两年非常想在国内创业板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