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膜工业协会官方网站!
 
热门标签:
水利行业 最大反渗透式
工业新闻
Industry news
走进鄂尔多斯市国家能源集团“煤直接制油示范工程”
《人民政协报》记者 常歌 / 时间:2019-07-04 09:32:27

  据人民政协网2019年7月3日讯 黄河“几”字状环绕的鄂尔多斯高原,连接蒙古高原与黄土高原。这里是“河套人”繁衍生息的地方,如今富集的煤炭资源让它成为我国能源“金三角”的中心,创新在这里催生出“绿色文化”。
  “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
  谷雨时节,纷纷细雨滋润着万亩松林花木。记者来到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镇天骄御苑生态修复综合治理项目区,“这块采煤沉陷区的荒山荒坡将变为花果山,成为‘金山银山’。”圣圆乌兰木伦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工程部部长杜鹏描绘着矿区的未来。
  “乌兰木伦镇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按照‘科学规划、规模开发、综合治理’的思路,采取‘生态建设+工矿企业+产业+农户’的模式,实施了伊金霍洛旗采煤沉陷区天骄御苑生态修复综合治理项目。”乌兰木伦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郭小艳告诉记者,这个项目规划总面积5.1万亩,分两期实施,总投资1.46亿元。
  生态的修复离不开水,而伊金霍洛旗的绿化离不开采煤排出的疏矸水。在旗政府所在的阿勒腾席热镇,一个个雾森系统维护着花园绿地,一条条河道水系环绕着居民的高楼。伊金霍洛旗政协委员、旗城建局局长折志平介绍,每天矿区下来近18万吨净化疏矸水为全长48公里的水系工程作水源补给,新增20万平方米水域让阿镇成为“滨水小镇”。
  “我从黑龙江调来伊旗整十年了,这儿的生态环境变化相当明显,真是从风沙吹得睁不开眼到满目绿水青山。你看,有遗鸥!”车行至阿勒腾席热镇西红海子湿地,国家能源集团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的司机张师傅指着飞过水面的惊鸿,描述起这块高原从“黑三角”变成“金三角”,再向“绿三角”的转变。
  鄂尔多斯真的迎来了绿色发展的春天。
  企业的社会担当


走进鄂尔多斯市国家能源集团“煤直接制油示范工程”

国家能源集团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废水处理中心工作人员展示经过处理后的污水(新华社记者刘磊4月11日摄)


  “四条处理线,分质处理。”在污水处理生产线终端,工艺管理工程师王伟用矿泉水瓶接了一瓶清澈的水递给记者,“这是净化后的污水,输送到电厂回用。”
  行稳致远,企业必须要有社会担当。因为项目位于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国家能源集团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通过技术革新将净化处理的煤矿疏矸水用于煤直接液化生产,实现了先期工程工业水源替代;建成投产后,又通过技术改造,摸索出“清污分离、污污分治、分质回用”的治理方法,实现了污水零排放的最高环保目标。
  为了减少向大气排放温室气体,“公司开发的CO2工业化减排路径CCS技术,将煤直接液化过程中产生的CO2捕集压缩后封存到地下1500~2500米之间的咸水层。”国家能源集团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总工程师陈茂山告诉记者,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支持下,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在过去十多年里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等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实施了10万吨/年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全流程示范项目。“二氧化碳捕集、输送、封存、监管等成套技术,为我国的工业减排提供了技术支撑,增强了我国在温室气体减排领域的话语权。”陈茂山说。
  我国资源禀赋是“富煤、缺油、少气”,“煤直接液化产生的残渣其实是非常好的化工原料,我们的研发将逐步实现深度利用,价格能翻十倍甚至几十倍。”陈茂山说。
  创新无止境
  “经过十多年的技术攻关,随着自主创新技术不断突破,生产线国产化率超过了98%,意味着这条全球首创的煤直接液化生产线,已被我国牢牢掌握在手中。”国家能源集团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总经理王建立的介绍让记者深切感受到“核心技术就是大国重器”。2009年至今,随着一项项关键技术的突破,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的煤直接液化技术集成,已获专利授权213项,核心工艺获美国、俄罗斯、欧盟等9个国家和地区的发明授权。


走进鄂尔多斯市国家能源集团“煤直接制油示范工程”


  记者来到国家能源集团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煤液化中心创新工作室。“刚开始,这个高差压减压阀使用中,需要专人八小时轮班盯着槽中的液位。现在通过创新改造,只要简单看着就行了。我们从创新中得到了真真正正的实惠!”逯波,煤液化工艺管理三级师,是最早加入煤制油事业的“黄金一代”。他见证了煤液化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也主动挑起技改重担,解决了影响装置长周期运行的技术瓶颈。
  “我们的创新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初期的开工阶段,这一阶段的创新针对的都是比较大的项目,包括影响到装置和系统运行的关键点,解决了瓶颈的问题。第二个阶段则从装置运行比较稳定之后开始,基于现有工艺上的操作、现场运行当中的不便进行创新,从高能耗向低能耗转变。”逯波归纳道。
  正是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的永无止境技术创新,终结了“洋货暴利”时代,彻底解决了国外设备“卡脖子”的困境,把企业的“命门”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今天,煤制油人的创新之路仍在继续,也许在他们的心中,征途就是星辰大海,远方就是绿色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