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膜工业协会官方网站!
 
热门标签:
水利行业 最大反渗透式
工业新闻
Industry news
GWI洞察IDA年会:关于全球海淡市场发展与变革的思考
GWI上海办公室 / 时间:2017-10-30 10:34:06

  据GWI微信公众平台2017年10月27日讯 上周,GWI出版人克里斯托弗·加森(Christopher Gasson)先生在圣保罗参加了IDA的年会。从年会的会场情绪来看,全球海淡市场依旧略显低迷。回顾近十年全球海淡市场的发展和变化,克里斯托弗·加森先生写下了下文的思考。


Global Water Intel(GWI)出版人克里斯托弗·加森(Christopher Gasson)

Global Water Intel(GWI)出版人克里斯托弗·加森(Christopher Gasson)


  我上周在圣保罗参加IDA的年会。海淡市场依旧比较低迷,会场情绪不甚乐观。目前海淡市场面临僧多粥少的局面:一方面,市场机会乏善可陈,而另一方面,有能力的竞争者越来越多。
  在十年前海淡市场的巅峰时期,全世界只有20家公司有能力建造超过10万吨/日规模的海水淡化厂,而根据GWI数据库,在当年有12个这样规模的海淡厂完成了招投标。而今年,目前为止只有7个超过10万吨/日的海淡厂宣布了中标结果,但是市场上的竞争者则多达44家。
  当然我认为我自身也要为目前的状况承担一些责任,我们之前对于市场过于乐观预测。所以到底预测在哪里出了错误?阿拉伯春天以及油价的下降这样的黑天鹅事件是无法预测的,而主要的错误在于:旱灾已经不再是推动海淡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驱动因素了。
  八年前这曾经是一个重大的驱动力,澳大利亚东海岸的四大城市在面对当时的世纪干旱中选择海水淡化作为解决方案,然而今天,很多国家和城市在面对干旱时,已经不再将海淡作为解决方案。比如说2014年加州面对旱灾时选择了再生水作为解决方案,而正在面对旱灾的巴西也没有开展海淡项目的计划。
  这其中的核心原因在于,决策者们已经不再愿意用固定的成本来解决一个变化的问题。决策者们都希望避免澳洲政治家们的命运:澳洲当年决定要开展海水淡化的政治家们在雨水来临的时候丢失了工作。
  目前针对干旱的解决方案更多倾向于:用户端用水管理和水回用。
  但是目前政府还没有直面这样一个问题:水资源真正枯竭的解决方案,同样产业也没有给出很好的解决方案:没有人能在18个月的时间内交付一个完全优化好了的10万吨的海水淡化厂,这对于旱灾的反馈太慢了。我们在主题讨论环节中讨论如何使这个产业增长。一起在该环节中的还有几大海淡公司,威立雅的Yves Besse,苏伊士的Jean-Luc Alexandre,Acciona的Manuel Manjón,以及GS Inima的Marta Verde,大家一致认为解决方案在于技术的提升以及对业主的管理,业主需要更加优化规划和采购环节。这些肯定会加速市场的发展。但是这都不会增加整体的需求。目前GWI追踪了全球的314个海淡项目,但是我预计今年一共不会有10%的项目完成招标。
  讨论中AquaVenture的道格·布朗(Doug Brown)则对新建项目不是很感兴趣,他则聚焦于已建项目的效率提升,他认为已建项目普遍运营效率不高,在70%左右,他的商业模式是收购这些效率低下的海淡厂,将运营效率提升到90%以上。
  讨论中澳企Fluence的亨利·查拉韦(Henry Charrabe)则聚焦于分散式海淡项目上,包括集装箱式的海淡厂。他认为市场机会在无法安装集中式的海淡厂的地方。这是一个很好的市场,但是同时集装箱式的海淡厂同样可以是针对干旱的一种更加灵活的解决方案:当干旱的危机来临的时候,将这些集装箱式的海淡厂进行租赁。
  我认为,针对干旱导致的海淡市场而言,相对于技术的革新,我们更需要的是商业模式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