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膜工业协会官方网站!
 
热门标签:
水利行业 最大反渗透式
工业新闻
Industry news
浙江开启能源运用沼液膜浓缩分离出有机液态肥和清水
龙游县委报道组 / 时间:2016-12-05 15:15:41

  据浙江日报网2016年11月28日讯 深秋时节,龙游县灵山江的水位降低了,露出江中心的一片片滩涂。平静的江面上荡起一圈圈的波纹,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只水牛在趟水。江中心茂盛的草丛中,一群白色的鸟儿若隐若现,这是南迁的候鸟在栖息休整。
  灵山江畔的绿道上,骑行者一掠而过,偶尔有驻足的行人,在江边欣赏着独特的深秋美景。
  3年前,灵山江被列入龙游县九条重点整治的黑臭河。如今,它已经是浙江颜值最高的河流之一,水质常年稳定在Ⅱ类。母亲河灵山江的华丽变身是龙游县“五水共治”的一个缩影。
  龙游县地处钱塘江源头,担当着衢州市出境水的最后一道关口。“北乡一头猪,南乡一根竹”,挂在群众嘴边的这句话既形象地概括了龙游传统的富民产业,也道出了全县农村水污染的主要源头。全面推动“五水共治”行动三年来,龙游探索形成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能复制、可推广的生态治理道路。从党委、政府推动的“要我治”变成了社会各界自发的“我要治”,形成了全民治水的热潮。
  畜禽排泄物资源化综合利用的“开启模式”,垃圾源头分类收集处理的“贺田模式”,山塘水库统一管理的“洁水养殖模式”,病死动物无害化集中处理的“集美模式”等多种模式,是龙游人的原创,更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了一定影响力。
  龙游县小南海镇龙丰村的吉祥家庭农场里,田里的黑麦草刚种下没多久,喷灌设施正在均匀喷洒着沼液,为牧草的生长提供养分。这些牧草成熟后会被用作猪饲料,而生猪的排泄物则通过收集、干湿分离、厌氧、爆氧等步骤转化为沼液,通过灌溉管网作为农作物肥料,不仅节省了肥料钱,还提高了农产品品质。
  2014年,农场主人杜国祥投入100多万元,在自家的农场建了这套生猪排泄物循环利用系统。吉祥家庭农场目前有养殖场15亩,柑橘、毛竹、苗木、牧草等种植面积240余亩,生猪1200余头。“现在产生的沼液还不够自己农场用。”杜国祥说,“一年下来,仅在饲料上就能节省14万元。”
  “从2013年开始生猪养殖污染治理,我们养殖业主的心态已经完全发生了转变。以前是政策要求我们处理排泄物,现在叫我直接排放我都不肯。”杜国祥介绍了自己的心路历程。“这样子的生态循环系统是真正可持续发展,并且还能产生效益。还有一个好处是原来没想到的,农场里的地原来都是旱地,无法灌溉,现在铺了管网,就再也不用担心作物晒死了。”
  龙游是传统养猪大县,2013年有生猪养殖户1.3万余户,饲养量220万头,产值高达20亿元。养猪,曾经为这里的老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但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
  为解决好生猪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龙游县于2013年在全省率先启动生猪养殖污染整治工作,全面推进生猪养殖场生态化治理、工业化改造,建成全县域、园区、农场“大中小”三个层面生态循环体系,并引入第三方公司开展养殖污染预警监控,形成“政府购服务、企业抓监管、猪场全参与”的养殖污水监管治理新格局。
  类似吉祥农场这样以家庭农场为单元,建立“沼气池→沼液池→管道→施肥”排泄物循环自我消纳系统,这是自我消纳的“小循环”;利用生猪养殖园区和农业园区地势落差,将养殖园区沼液输送到种植基地,这是种养结合的“中循环”;而依托浙江开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创建的“生猪排泄物收集→沼气发电→有机肥生产→种植业利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模式,则形成了全县域的生态养殖“大循环”。


龙游县开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每年可收集利用猪粪18万吨,相当于60万头存栏生猪的排泄量,并形成了“猪粪收集+沼气发电+有机肥生产+种植业利用”的大循环、全利用模式


工作人员将沼液槽车运来的猪粪倒入沼气发电厂的池中

工作人员将沼液槽车运来的猪粪倒入沼气发电厂的池中


  今年,“开启”开始运用沼液膜浓缩反冲洗设备,生猪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猪尿等废水经过前期厌氧发酵、杀毒除害、沉淀等步骤转变为沼液后,通过该设备,能够浓缩分离出有机液态肥和无色无味的清水。“我们用工业理念解决生猪养殖的环保瓶颈。”总经理朱有标说,“开启”引进该设备,一方面是为了进一步净化养殖产生的废水,另一方面是为了变废为宝,提升沼液的利用价值,延长产业链。


浙江开启能源运用沼液膜浓缩分离出有机液态肥和清水


  县里还建立了一套“政府监管、财政扶持、企业运作、保险联动”的生猪无害化处理运行机制,以政策性农业保险作为杠杆,对进行统一无害化处理的死猪,给予保险赔偿,这套机制由浙江集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发运行。一方面保障了养殖户的利益,防止他们再将病死猪随意丢弃;另一方面,采用国内最新高温炭化处理技术,将病死动物全部变为生物质炭资源化利用,从根源上解决了病死猪的处理问题。
  对于生猪治理带来的好处,普通民众的感受颇深。杨根良是小南海镇傅家畈村人,他家门口原来就有一个开了10多年的小型养猪场。“我们家离猪场5米都不到,加上地势稍高,那个气味太刺鼻了,家里的苍蝇、蚊子也特别多。”猪场关停整治之后,他家关了10多年的门窗才终于打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