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膜工业协会官方网站!
 
热门标签:
水利行业 最大反渗透式
工业新闻
Industry news
沁尔康两大发明专利将反渗透净水机产水率提高到60%
艾肯家电网 柳韦 / 时间:2016-08-11 09:28:14

  据艾肯家电网2016年8月10日讯 7月18日,江苏沁尔康环境电器有限公司(简称:沁尔康)迎来了十周年庆典。十年光阴,沁尔康不断壮大,员工从20多人增加到200余人,工厂从租用的2000多平方扩大为包括办公楼、实验楼、车间楼在内的现代化新园区,合作伙伴遍布中国除台湾、西藏以外的所有省份,产品远销德国、巴西、墨西哥、俄罗斯、韩国、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马尔代夫、尼日利亚、埃及等二十多个国家。十年中,沁尔康始终致力于研发,迄今已获得授权专利13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29项,反渗透净水机微废水技术、防漏水技术走在了世界前沿。
  沁尔康发展的十年,也可以堪称中国净水行业的缩影。从2008年前后大批资本力量进入净水行业,发展至今行业已有净水品牌近3000多个,具有生产资质的企业近千家。但即便如此,行业欣欣向荣的景象在2016年戛然而止,经济大环境的下行和终端市场的疲软开始在国内净水行业显现。
  “的确,受大环境影响,我们的销售业绩也出现了增速放缓的现象。其中OEM影响最大,这也反映出行业大环境的下行对一些依靠OEM生产的新晋品牌影响很大,市场很困难。”江苏沁尔康环境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徐立农说道。
  徐立农早些年就对净水器行业呈现出的火爆现象表示怀疑。
  “近几年的净水器行业每年都以30%的速度高速增长,我一直认为这是净水行业的泡沫经济。这样的判断来自于我对净水产品的认识,就目前来看,老百姓对净水器的认识还很浅,也没有刚性需求,行业30%的增长来自企业和零售终端的强推,而非市场产生的需求。”徐立农说道。
  面对当下的大环境,徐立农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认为企业还是应该把握好行业和企业自身的发展节奏。
  “目前我认为中国净水行业还处在市场导入期向发展期过渡的阶段。并没有像许多人说的那样进入了高速发展期。企业还是要练好内功。”徐立农说道。
  外部建设渠道
  2016年,沁尔康发展的重点将放在渠道的建设上。主要分两步,原有渠道的扶持和新渠道的筛选。
  在原有渠道的扶持上,沁尔康增加扶持力度,给予代理商进行市场实战培训、活动扶持等政策。培养出一批有活力、有战斗力的终端渠道。
  在新渠道的选择上,沁尔康采取严把进门关,对新晋经销商采用筛选考核的机制。
  “在市场大环境不好的时候,很多企业往往会饥不择食,不顾质量地盲目扩大招商,寄希望于增加网点扩大销量。最终往往适得其反,多年苦心经营的市场毁于一旦。我们对新晋经销商采取的是‘选商’的政策。只有严把进门关,才能保持市场的良性运转。”徐立农说道。
  内部降本增效
  “在外部大环境不好的时候,企业也可以通过降本增效的方式提升效率。”徐立农说道。
  沁尔康的降本增效主要分两方面,一方面是对外避免大动作,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另一方面是对内低成本运作。在对内低成本运作上,主要通过提高人员效率和工装技术改革提升生产效率来实现。
  “工装技术的改革是一项长远的利好。比如原来生产一台机器需要半小时,现在只要20分钟,这样一来,生产线上所需要的工人数量就减少了,成本也就降低了。”徐立农说道。
  在生产和质检领域,沁尔康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层层把关,责任到人,把质检控制在每一个环节的源头,减少质量问题,提升用户满意度,提高品牌美誉度。
  节省下来的开支,大部分都用在了渠道建设和研发上。
  在研发领域,沁尔康始终秉持“解决行业通病、提高产品品质、提升用户体验”的研发理念,针对传统反渗透净水机废水排放多、易漏水两大难题,历经多年研发攻关出了微废水、黄氏密封滤瓶两大发明专利技术,经过不断完善和升级,将反渗透净水机产水率提高到60%。
  近期,沁尔康将原有的微废水技术从无形变成了成熟的配件,将技术真正实现了产品化。
  “我们给这个配件起了个名字叫‘微废水集成腔’,以后任意品牌的反渗透净水器只要加上这个配件,就可以实现微废水的功能。”徐立农说道。
  在徐立农看来,与其为净水器加上APP、智能控制等华而不实的功能,不如从净水根本出发多做些创新,真正抓住消费者在净水产品上的消费痛点。
  另外,沁尔康在研发上的创新也不仅仅止步于家用净水,在商业净水上,沁尔康也不惜余力地研发创新。2016年,针对校园饮水平台细菌超标的行业通病,沁尔康通过研发攻坚推出革命性的全管路杀菌校园饮水平台,将饮用水菌落总数始终保持在个位数,彻底解决了净水行业的另一个顽疾。这是沁尔康在公共饮水领域的一大突破,取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从沁尔康的身上可以看出,大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的发展似乎影响并不是很大,至少从企业的反应来说,并不激烈。踏踏实实做好渠道、研发似乎才是专业型净水企业所标榜的以不变应万变的不二法则。



免责声明:由于本文中提及的单位或个人,不是中国膜工业协会会员,因此,上述内容仅代表企业或媒体观点,与本协会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小心求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