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膜工业协会官方网站!
 
热门标签:
水利行业 最大反渗透式
工业新闻
Industry news
徐文龙院长:技术路线不成熟垃圾渗滤液处置步履蹒跚
《中国环境报》记者 姚伊乐 / 时间:2010-11-12 08:04:10
  据中国环境网2010年11月11日讯 环境保护部2008年修订的GB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代替GB16889-1997)要求2011年7月1日起,现有全部生活垃圾填埋场应自行处理生活垃圾渗滤液并执行规定的水污染排放浓度限值。实施日期越来越近,各地渗滤液处理项目建设将进入快速时期。据专家预测,最近几年里,全国范围内将有数百个渗滤液处理的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陆续上马。
  但是,目前渗滤液处理市场仍不成熟。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院长徐文龙日前向记者表示,主要表现在技术路线不成熟,信息渠道不公开,市场竞争不充分等方面。那么,目前渗滤液处理的技术路线有哪些?市场应用情况如何?业主应该如何选择技术?本报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技术争论从未停止
  据徐文龙介绍,从我国渗滤液处理技术发展过程来看,最早引进了两种主流工艺技术,即膜生化反应器(MBR)和反渗透(RO)。因为膜生化技术和反渗透技术都是较为成熟的工艺技术,在很多领域都有应用,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在渗滤液处理项目应用中,更多的是各类工艺技术组合。这方面已有不少成功案例,比如北京的安定、北神树、六里屯、高安屯、阿苏卫等垃圾处理场的渗滤液处理项目。
  记者调查发现,对于各种渗滤液处理技术路线的认识,业界有不同的看法。面对新的标准,不少企业采用生化+纳滤/反渗透组合处理,在生化处理阶段,部分企业在MBR工艺之前增加了厌氧、好氧等过程;而也有一些观点认为,单独使用反渗透工艺可以减少投资,考虑到填埋场在封场数年之后渗滤液的可生化性已大大降低,不必增加前期的生化过程。这些不同的观点让不少地方业主在技术选择时莫衷一是,往往要浪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进行前期调研和技术考察。
  北京在技术应用上发生过较为明显的变化。北京市某渗滤液处理项目主管运营的负责人介绍说,早在2003年单独使用反渗透处理工艺,但运行中出水率难以满足要求,系统频繁清洗、维修、更换部件,由于是进口设备,所用的清洗药剂、管件、膜等的价格较高,加上折旧率等因素,整体处理成本高,“关键是不能保障出水”。鉴于当时技术状况,“也没有更好的招儿”。
  北京目前使用的技术几乎全是改良生化+纳滤/反渗透组合工艺,这是近3年开始应用的技术。这位负责人说,到目前为止,最初应用的技术基本已经改造完毕,仅存的一个也将在今年完成改造。他表示,虽然反渗透是成熟技术,但如果不经过生化处理而单独用来处理渗滤液,在北京几个项目中已经被证明是失败的选择。他认为,这种工艺如果不加以改进,其市场将越走越小。
  对这一说法也有不同意见。业内某企业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这项技术单独使用能够满足渗滤液处理要求,达到国家最严格的排放标准,到目前为止是国内渗滤液处理领域应用最多的技术之一,并且成本也不高。
  据调查,反渗透工艺2003年首先在重庆某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项目中应用,但项目在试运营阶段出现诸多问题,最终进入司法程序。项目诉讼文件显示,两年试运行期间项目实际出水率与既定出水率相差30多个百分点。诉讼结果显示,项目承包方向业主支付1400余万元的赔偿,业主向承包方支付2000余万元的设备款及50余万元运行费用。
  当时参与此项目的专家介绍,项目试运行过程中出水率低,且不断地维修调试,虽然每次调试后能出水,但难以持续运行。与上述北京某项目负责人的说法相似,这位专家也指出,关键问题是不能保证出水。
  业内力推反渗透工艺的某企业商务总监向记者坦承,在早期的项目设计中,由于对国内渗滤液特点考虑不足,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在2006年以后在设计参数上做了调整。他认为,“技术上没有问题”,更多的问题出在运行和管理方面。他解释说,在运行中,除了大城市能够保证充足的运行费用外,小城市特别是县级项目,运行中的费用基本无法保障;同时,管理人员的专业性不足,“目前连省会一级的城市都基本上没有专业运营人员,更不用说其他地方了。项目建设完成交给业主之后,能否正常运营中就很难说了,追究责任也没有意义。”
  上述商务总监对渗滤液的看法也有所不同。他介绍说,很多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COD并不高,在2000毫克/升左右,新建的填埋场前几年较高,数年后就降下来了。因此,很多渗滤液特别是老的填埋场渗滤液,可生化性并不强。但是,对于要求较高的大型项目,他也主张在RO工艺前加上MBR工艺。
  对于垃圾渗滤液COD浓度问题,有业内人士认为区域差别大。经调查,北方地区,以北京已经使用14年以上的几个老垃圾填埋场为例,渗滤液年均浓度在15000mg/L以上,冬季较低,夏季较高,居高不下的原因是每日新填埋的垃圾量没有降低,甚至有所增加。南方地区,由于雨水多,大中城市的渗滤液浓度稍高,在4000~8000mg/L,小城市浓度则低一些。
  对于以上不同观点,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总工程师徐海云认为,RO技术本身没有问题,但单独用来处理渗滤液是不是适用?其问题在于应用中产生大量的浓缩液需要处理。花了很多的钱浓缩分离出渗滤液中的污染物,然后又直接返回到填埋场,从污染负荷削减角度看相当于没有处理。
  生化过程必不可少
  “我国的垃圾渗滤液标准越来越严格,要求明年7月1日执行新的标准(即GB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徐文龙告诉记者,“按此标准,常规处理方式不可能达标,需要深度处理;目前技术上比较成熟的是改良生化处理+纳滤/反渗透,可以达到新标准,但是,这种技术组合仍然不能处理浓缩液。”
  “其实,经过多年的项目验证,我们正逐渐达成共识”,徐文龙表示,“目前大家比较认可的是生化+膜处理。”他分析说,MBR是生化处理的一种方式,运用比较成熟;部分观点认为直接用RO也可以处理,但忽略了中国垃圾渗滤液的特点。
  徐文龙认为,RO有自己的优势,特别对污染性较高的污水或负荷比较大的情况下优势明显,但单独直接使用的话,“有一定风险,我们不提倡”。我国的生活垃圾有机物含量较高,整体来看渗滤液具有比较高的可生化能力。渗滤液的可生化性是不断变化的。一般来讲,新建填埋场的渗滤液在初期(5年以内)有相当好的可生化性,中期(5~10年)可生化性略差,后期(10年以后)可生化性较差。因此,大多数填埋场的渗滤液会对RO材料设备造成较大有机污染物负荷,不进行预处理,处理效率和效果都比较差,比如在重庆长生桥的实践并不理想。他分析说,渗滤液处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应针对渗滤液特性进行多种工艺的优化组合,不能过分夸大某一单独环节的作用,虽然加上生化工艺会增加一部分投资和维护费用,但综合分析看,经济环境效益优于直接采用反渗透工艺。因此,“我们认为生化+膜处理的模式更加适合我国现阶段的垃圾渗滤液特点。”
  此外,对于MBR处理之前是否需要厌氧等处理,业界也有分歧。有观点认为,只用MBR工艺即可有效降低渗滤液中的有机质含量,加入厌氧过程是一种资源浪费。
  对此,徐海云认为,一般来说,渗滤液在进行MBR处理之前需要厌氧消化过程,降解其中的有机质,且厌氧处理成本相对较低,可以有效减轻MBR工艺中膜的负荷;如果渗滤液在处理之前有类似的过程(比如渗滤液在垃圾堆体或渗滤液调节池中完成了部分厌氧过程),或渗滤液COD浓度较低的南方地区,则可以直接进入MBR工艺。
  与徐海云的说法一样,上海老港生活垃圾处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陆鲁告诉记者,除了减少化学需氧量,厌氧同时还有脱氮的功能。老港所用的渗滤液处理工艺是厌氧+好氧+MBR工艺。
  据介绍,渗滤液通过厌氧、好氧等生化处理过程之后,大多数有机成分被降解,浓缩液产生量大大降低,在真正意义上得到了“处理”。
  业主如何选择适用技术?
  今年以来,垃圾渗滤液工程项目招标较为频繁。据近期参与了多项评标工作的某专家介绍,每次垃圾渗滤液项目,前来投标的都有十几个投标企业。而这些企业专业程度不一,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甚至少数企业混水摸鱼,拿着不成熟的技术来投标。这种情况下,由于行业内尚没有较为统一的指导价格,哪个企业能够中标往往不是根据具体项目的实际需求,而是根据业主的主观考虑。而业主往往对技术并不甚了解,主要参考的是价格。有些业主想要省钱,选择了低价的投标企业,结果反而因为技术水平差、无法正常运行而花了更多的钱。
  这位专家对记者表示,这种情况下,好的技术不一定应用最多。对于渗滤液处理领域来说,2002年引进了国外相关技术之后才真正开始发展,由于其发展时间短,行业内企业数量相对少,各种技术在实际案例中都有应用,但应用效果大不一样。
  对于目前技术市场状况,这位专家认为,新一代技术和较早引进的技术并存,拼凑技术和不成熟技术并存,仿效技术和专利技术并存,孰优孰劣,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应用市场筛选,才能真正实现优胜劣汰。
  业主的困惑还不止于此。渗滤液处理技术市场信息的紊乱现状也让各地相关政府部门眼花缭乱。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专家告诉记者,由于大部分地区尤其是中小城市的业主对技术发展现状不甚了了,部分企业乃至科研院所甚至“忽悠”业主或者投资者选择不适用的工艺,并让其形成这样的印象:目前行业发展水平就是如此。
  不管市场多么混乱,技术有多少,但毫无疑问的是,目前我国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已经可以达到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并且能够持续稳定运行。据徐文龙介绍,按照新的标准要求,垃圾渗滤液处理项目吨投资在7万元~10万元之间;吨处理费用在30元~40元之间。
  此外,徐文龙分析,全国设市城市范围内的规模化垃圾处理厂有800个左右,目前大部分需要新建和改造渗滤液处理设施。需求量更大的县城垃圾渗滤液项目建设也已经起步。他认为,这个行业相对集中,国内有影响的技术设备供应商也就10家左右,竞争还不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