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膜工业协会官方网站!
 
热门标签:
水利行业 最大反渗透式
工业新闻
Industry news
安徽众多工业企业将“废水不流外人田”作为生产标准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崔立勇 / 时间:2010-06-19 13:33:01
  据中国经济导报网2010年6月18日讯 记者随中华环保世纪行新闻采访组在安徽多个地方采访后发现,企业在坚持清洁生产上,开动脑筋想了不少好点子,针对自身的特点,多管齐下,大幅度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
  “清洁生产是品牌,是软实力。”马钢股份公司副总经理丁毅对记者这样说。
  据了解,在马钢,与2000年相比,吨钢综合能耗从978千克标煤降至730千克标煤,自发电比例从30%提高到70%,工业用水循环率从76%上升到96%,吨钢耗新水从70吨降至5.5吨;固废综合利用率提高到98%,主要污染物排放均达到国家标准。“实现资源消耗减量化就是对未来负责,实现资源利用循环化就是对社会负责,实现生产过程清洁化就是对百姓负责。”丁毅说。
  据了解,马钢还建成了年产40万吨的矿渣微粉生产线以及年处理能力80万吨的钢渣处理和综合利用生产线;钢材加工产生的部分边角料,也被用在了薄板等高档钢材产品的包装材料上;高炉瓦斯灰成为烧结工序的原料,被分解为铁精矿、炭精粉和尾泥三种产品。
  “马钢是安徽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缩影。”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先发这样评价。
  在奇瑞汽车,副总经理李立忠介绍说,奇瑞投资兴建完成一个节水综合改造项目:建立雨水回用系统,回收雨水来用作生产用水;对涂装车间进行节水改造,在涂装前处理、电泳环节中的最后水洗系统中,通过设置反渗透浓缩系统和超滤系统等大大减少了用水量;在节能方面,采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代替柴油等,投入43万多元,累计实施100多项方案进行清洁生产,其中年节水11.02万吨,减少废水排放10万吨。
  我国有一句古话,叫做“肥水不流外人田”,而在安徽不少企业,“废水不流外人田”却成了生产的标准。不把废水、废气、废渣排放到自然环境中,而是把它们循环利用起来,这样过去的“废水”就成了如今企业的“肥水”。
  2007~2009年,安徽丰原生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先后投入近3亿元进行了余热综合利用、电机变频调速、能量系统优化等73项技术改造,循环经济发展取得实效。截至去年底,与2007年同期吨产品水耗比较,该公司柠檬酸由126吨水降到目前的29吨,赖氨酸由120吨水降至41吨,酒精由30吨水降到6.5吨。丰原生化本部在产品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日用水量由上年同期的12.8万吨/天下降到目前的4.5万吨/天。
  与此同时,安徽丰原生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利用总排废水回流作为调节用水和绿化用水,每日回用水量约1300吨,不仅减少了废水排放,还降低了商业用水量,达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双赢。
  在这家企业,利用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沼气,每日约有13000立方,供1台4吨/时锅炉、1台200万大卡直燃式溴化锂制冷机和公司780人的食堂烹饪使用,每日可节约成本13500元,经计算每处理1吨废水净收益在1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