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膜工业协会官方网站!
 
热门标签:
水利行业 最大反渗透式
工业新闻
Industry news
污水“变身”新水源大连石化实施再生水工程纪实
《中国石油报》记者 程朝路 王卫 / 时间:2009-06-10 13:44:48
  据中国石油新闻中心2009年6月9日讯 大连市的城市生活污水经污水场处理后大都排进大海,对清澈的大海造成一定污染。但在大连春柳河污水场有一条9公里的管道直通大连石化公司的再生水装置,在这里,昔日污染环境的污水“变身”为炼油装置的循环冷却水补水和用于锅炉生产的一级除盐水。今年5月15日,大连石化再生水装置二期工程竣工投产,目前大连石化每天可利用城市生活污水产出3万吨新鲜水,既减少了城市外排污水对环境的污染,又为大连石化科学发展找到了新水源。
  “喝”进污水,“吐”出清水
  “把城市污水回用到生产上,这是我们为适应企业发展需求‘闯’出来的一条新路。”大连石化总经理蒋凡说。
  炼化企业生产需要消耗大量淡水,而大连市淡水资源严重缺乏,人均淡水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淡水成为制约大连石化发展的瓶颈。
  大连石化始建于1933年,是国内历史最长的炼化企业之一。20世纪末,大连石化原油年加工能力为1050万吨,在国际炼化企业日趋大型化的形势下,要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必须扩大生产规模,增强生产能力。2000年,大连石化开始筹划年2000万吨含硫原油扩能改造项目,这个项目的目标是将大连石化的原油年加工能力翻一番,达到2050万吨,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炼油基地。当时,大连石化确定了一个原则,那就是企业扩大原油加工能力不得增加外部供水量。据测算,大连石化年原油加工能力达到2050万吨后,每天淡水用量缺口2.6万吨,开辟新水源成为大连石化实现企业发展的重要前提。
  为开辟新水源,大连石化群策群力闯新路,结合企业靠海的地理特点,首先尝试海水淡化,2003年底建成投产了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日5500吨海水淡化装置,为开辟新水源打开了一道希望之门。随着对水资源利用领域认识的不断拓展,大连石化把目光投向了城市污水回用,2004年开始建设日1万吨的再生水装置一期工程。污水回用是将以往当作废物外排到大海里的城市生活污水作为源水,通过一系列生产处理产出高品质的生活和工业用水,这种生产形式打破了传统生产的“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模式,建立起了“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新模式。蒋凡回忆说,当时我们被这种新模式吸引住了,因为这种循环经济思想与大连石化“水要回用,气要回收,努力实现废弃物零排放”的生产理念是一致的。
  联手达斯玛,建设一流装置
  大连石化位于大连湾北部,面朝大海,后邻社区,左右两边紧挨着别的企业,厂区现总占地面积450公顷,其中110公顷是填海造出的土地,公司发展用地可谓寸土寸金。因此,再生水工程建设必须最大限度节省建设用地。2004年,在大连石化举行的日3万吨再生水装置建设总承包商国际招标会上,达斯玛环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在国内外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一举中标。
  达斯玛是专业从事环保技术研发、咨询和工程的跨国公司,在工业再生水、工业和市政污水处理领域具有世界先进工艺技术,是水资源利用行业中发展最快的一家企业。达斯玛公司总经理杨海清说,目前国内石化企业污水处理装置水平大多还处于平流隔油、气浮、生化的“老三套”阶段,生产装置占地面积大,污水处理效果也不尽如人意,距离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较大。他告诫国内石化企业,从世界和中国环境保护发展趋势来看,应该提前做好企业外排污水指标升级和污水回用工作,避免因环保问题拖企业发展的后腿。
  达斯玛承建的大连石化日3万吨再生水装置采用世界领先的载体流动床生物膜技术,比传统活性泥法提高效率2至4倍。按传统工艺澄清污水需要建造二沉池、多介质滤池等,占地面积较大。达斯玛通过对引进技术的吸收和改进,在同等处理规模条件下只需建一个气浮滤池,而且实现了气浮和多介质过滤一体化,使比重小于1的悬浮物随气泡上升成为浮渣被刮走,比重大于1的悬浮物下沉到池底被滤料截留,出水比自来水还清澈,可提高后续的膜通量近10%,减少装置占地面积50%以上。
  大连石化是集团公司最大的炼油基地,2007年被确定为集团公司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大连石化确立了“国内争排头、国际创一流,建设中国石油示范性炼化企业”的发展目标和环保优先的发展原则,在生产过程中努力做到水回用、气回收。公司下一步将建设以生产污水为源水的再生水生产装置。蒋凡兴奋地说:“到那时,大连石化的生产和生活污水都将变成高品质的生产用水,公司水资源可达到全部循环利用,真正实现污水零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