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膜工业协会官方网站!
 
热门标签:
水利行业 最大反渗透式
工业新闻
Industry news
鲁北集团打造“一水多用”绿色产业链
《经济日报》记者 梁睿 / 时间:2007-04-24 07:59:18
  据经济日报网2007年4月19日讯 “吃”进的是磷矿石、煤矸石,“吐”出的是磷铵、水泥等产品。偌大的生产区,既无废渣堆放、污水流淌,更无废气排放。园区内6条产业链条交会在一起,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循环经济生态链。这是记者在山东无棣县鲁北企业集团总公司――全国第一个“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所见到的景象。
  无棣县地处渤海岸边,拥有102公里海岸线和98万亩沿海滩涂。为充分发挥海岸线的资源优势、加紧对海洋资源进行扇形技术开发,无棣县把海洋化工开发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鲁北企业集团就是个典型的例子。鲁北企业集团坐落在渤海湾畔,他们让海水“一水多用”,走“盐、碱、化、养”一体化的新路子。在35公里长的潮间带上,鲁北集团建成了百万吨的盐场。他们用新鲜海水养了5万亩鱼虾蟹贝,养殖后的中级卤水提溴,饱和卤水制盐,剩余的“废水”苦卤提取钾镁,而最后盐场产生的废渣盐石膏又可以作为制硫酸联产水泥的原料。构建了“初级卤水养殖、中级卤水提溴、饱和卤水制盐、苦卤提取钾镁、盐田废渣盐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海水送热电冷却、精制卤水送到氯碱装置制取烧碱和氯气”的海水“一水多用”产业链,产生出巨大的综合效能,为综合利用海水资源开辟了新路。热电厂以劣质煤和煤矸石为原料,采用海水冷却,排放的煤渣用作水泥混合材料,经预热蒸发后的海水排到盐场制盐,同时与氯碱厂链结。氯碱厂利用百万吨盐场丰富的卤水资源,不经过传统的制盐、化盐工艺,直接通过管道把卤水输入到氯碱装置,既减少了生产环节,又节省了原盐运输费用,建设成本、运行成本大幅度降低,大大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成为我国离子膜烧碱行业“盐、碱、热、电”联产的特色工程。这样就形成了具有可观经济效益的“一水多用”的生态产业链:海水→初级卤区养对虾→浓缩卤区养殖丰年虫→提取溴素→结晶池制盐→离子膜工艺生产纯碱→盐石膏生产硫酸→硫酸生产磷铵→水泥。
  这条绿色产业链不仅丰富了产品的品种,还降低了制盐和化工生产的能源材料消耗和成本。生产10吨原盐的卤水,同时可综合利用生产400吨溴素、300吨卤虫和相当数量的海产品。1吨海水上岸后,经过综合利用,最后变成了价值400多元的复合肥、水泥和纯碱。这样“一条龙”生产,形成了良性循环。系列产品的生产除了需要消耗一些燃料能源外,原料成本几乎为零。
  除了获取可观的经济效益,鲁北集团还十分注重对环境的保护,真正做到环保与资源开发并举。他们在原盐生产中,每年都有上万吨苦卤排出,这种有毒的化学品,如直接排入大海,会严重污染水质,造成海洋生物的死亡,破坏海洋生态环境;如大量堆积,既占用了土地,又污染了环境。而鲁北集团开辟的这条“一水多用”盐田、化工综合利用的新途径,实现了多级循环利用海水资源又不污染海洋,既提高了经济效益又保护了环境。鲁北集团因此被评为“国家环境友好企业”,“鲁北模式”也成为全国循环经济的样板。 
  鲁北企业集团通过独创的“资源―废物―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新模式,在对国内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对鲁北集团三条生态产业链内所有的产品产业进行了分析研究,形成了结构紧密、共享共生的鲁北生态工业模式,成为具有多年成功运行经验的、复合实体共生的、自发企业类型的生态工业系统代表,被称为“中国鲁北生态工业模式”。采用这种模式,鲁北企业集团年实现共生效益22570万元,主要产品的成本降低了30%至50%,磷矿石的原子利用率达97.7%,清洁能源利用率达85.9%,对企业年总产值的增长贡献率达40%。从源头上减少了污染物的产生和原材料的损失。2006年企业实现产值100.6亿元、销售收入105亿元、利润11.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0.98%、62.88%、26.07%,均创历史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