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膜工业协会官方网站!
 
热门标签:
海水淡化企业 原膜
协会动态
Association Dynamic
侯立安曾发明了以纳滤膜为核心单元的水处理系列装置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扈永顺 / 时间:2018-07-04 09:33:39

  据中国工程院网2018年7月2日讯 在各类环境污染的研究治理中,特种污染备受重视,也是研究难点。
  在发达国家对特种污染治理关键技术实施严密封锁的情况下,中国工程院院士、火箭军工程大学教授侯立安经过多年的科研攻关,构建了我国特殊区域环境污染控制体系,主持了特种水污染防控和密闭空间生命保障的理论及环境工程技术研究,对推动我国特种污染防治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荣获2017年度何梁何利基金授予的“资源环保技术奖”。
  40多年来,他先后承担70余项科研课题,取得了40多项重要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省级和军队科技进步奖26项,获国家专利30余项,出版专著5部,编写国家军用标准5项。


侯立安院士参加清华环境与发展高端论坛并做报告

侯立安院士参加清华环境与发展高端论坛并做报告


  “能用学到的技术为国家和军队建设出点力,是一件很荣幸的事,也是我此生最大的追求。只要国家需要、军队需要,只要我还能干,我愿意干一辈子。”侯立安说。
  环保领域的“特种兵”
  1957年8月,侯立安出生在江苏徐州,1975年高中毕业时,因成绩优异、表现突出,他被选进教师培训班。原本可以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但自幼就有参军梦想的他在教师和军人之间毅然选择了后者,成为一名基建工程兵战士。1978年,受部队推荐,侯立安参加了全国统一高考,成为所属部队考入大学的“独苗”。
  在大学学习了四年给排水专业后,侯立安被分配到第二炮兵某基层部队从事阵地维护管理工作。在基层近一年的工作中,他发现指战员在密闭空间中的基本生存条件难以保障,例如存在人员在密闭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过高、生活污水污物不易排放等难题,当时我国特殊空间环境污染控制技术落后,侯立安决定用自己专业所学解决这些难题,这也成为侯立安从事科研工作的突破口。
  1983年,侯立安调到二炮工程设计研究院后,对密闭空间污水处理等难题进行了系列研究,提出了密闭空间人员生命保障系统饮用水安全与空气净化科研课题。“解决问题需要先调研、查资料,再提出方案、写立项书,立项批下来后再深入开展试验、装备应用等;科研全周期完成后,还要持续跟踪国际前沿技术,不断提高工艺水平。”侯立安说。
  为此,他先后走访了该行业的著名专家学者,翻译整理了20多万字的技术资料,了解和掌握国内外污水处理技术的基本情况。1986年寒冬的一次现场试验,为了准确掌握更多的试验数据,他曾把胳膊伸进盛满冰冷粪便污水的装置中取样,因时间较长被熏得恶心呕吐。在克服重重困难后,这一污水处理装置项目研制得到同行专家认可,“总体技术达到和超过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军事、环境和社会效益显著”。
  上世纪80年代,在解决了污水处理难题后,侯立安开始琢磨空气净化问题。“人在密闭空间中,二氧化碳浓度超过5%就会窒息,而且地下环境中人员也受二硫化碳、氨气等有毒有害气体危害。”经过不懈探索,侯立安逐渐形成了一套净化剂方案:既能去除多组分低浓度酸性有害气体,又能去除碱性有害气体,且净化剂本身不发生中和作用,在湿度较大的情况下净化效果也非常好。新型净化剂研制成功后,他又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光催化技术和吸附技术相结合,创新研制了室内空气净化装置;通过改进传统的分体式三防滤毒装置,成功研制出高效廉价的通风滤毒一体化空气过滤器,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军队科技进步奖,解决了密闭空间人员生存的空气质量保障问题。
  科研中侯立安发现,放射性废水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值得关注,于是他申请并承担了“放射性废水处理装置”研究课题。“用别人没用过的技术做出来才有价值,但选哪些工艺、哪些处理方法是很难的。而且根据想法做实验,从小试、中试到生产应用过程极其复杂漫长,放射性核素的去除也非常困难。”侯立安说。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放射性废水处理系统研究”终获成功,该研究成果获得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军队科技进步奖。
  用科研成果报效国家
  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漏。“福岛核泄漏发生后出现了4种放射性核素,短时间内福岛周边地区,包括东京的自来水都曾出现放射性核素超标现象。我们在上世纪就已经成功做出了如何去除10种放射性核素的实验。”侯立安说。
  针对突发性事故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可能导致的核生化沾染水问题,侯立安发明了以纳滤膜为核心单元的水处理系列装置,能够有效截留和去除对人体有害的核生化物质,为饮用水安全保障提供了实用技术和系列设备。
  特殊环境的污染治理和防控研究是一项高危工作,要与多种有毒有害物质接触。在侯立安看来,“首先不能畏惧它,要热爱这项工作,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要有献身国防的精神。部队培养了我,对基层发现的问题,是我专业范畴内的,就要尽最大的努力去解决好。专业知识不足以解决的,就要不断学习,为提高部队的战斗力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干中学、学中干”一直是侯立安坚持的科研路径。为了解决有害气体消除剂等研究难题,他在职攻读清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白天上课,晚上做研究,没有节假日时间。2002年时,侯立安又带着多项科研课题攻读博士研究生,每天学习研究10余小时,在完成学业的同时,成功研制了“放射性废水处理装置”,做到了学习、科研两不误。
  “要有一定的高科技知识,才能胜任这份工作。我去读硕士、博士是因为既有的知识已不能满足科研需要,我获得博士学位都年近半百了。”侯立安感慨道。
  2009年,侯立安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为了部队建设需要,他服从组织安排,告别了工作生活30多年的北京,由一名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远调西安火箭军工程大学当了一名教师。面对西安没有专业实验条件、没有团队的现状,侯立安从零做起;为了有更多的科研产出,他放弃了周末、节假日,“满负荷”工作,并申请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大水专项、全军重大科研课题等多个科研基金项目。
  “一是因为党的教育,二是军人要服从命令,要把组织上交给你的每一项任务,尽最大可能、尽最大努力完成好。”侯立安说,“我希望把掌握的技术和知识传授给年轻人,转化为生产力,为国防现代化、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贡献。”
  为培养提升年轻科研人员的专业水平,使年轻人的能力得到最大释放,侯立安牵头创建了以核生化沾染水处理和密闭空间有毒有害气体净化为优势学科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先后培养了博士后和研究生60余名,军队专业技术领军、拔尖人才9名,为国家、军队特种环境污染防控事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力推军民融合
  作为环境工程领域的科研领军人物,面对新时代对环境保护提出的新要求,侯立安深感责任重大。“作为军人,之前围绕军队需求做研究,现在面向社会需求,将好的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融合,将之前的特种污染控制理论与现在的污染治理结合,解决环境工程遇到的新问题,是我的责任和义务。”他聚焦军民融合,将军用的空气净化技术用于当前雾霾污染的空气净化上,把军用的污水处理系统用在新农村点源污染处理中,并在应用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技术、处理单元,将科技含量进一步提升。
  室内空气污染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在国内,早期室内污染并没有像大气污染一样受到应有的关注。侯立安利用已有的基础理论与技术,前瞻性地提出的“室内空气细颗粒物污染和健康风险评价及控制对策研究”课题,被列入环境保护部公益项目。
  侯立安分析认为,与大气空气质量控制相比,室内空气质量相对可控。因为早在上世纪80年代,他开展的密闭空间空气净化技术研究就已经非常成熟,得到了广泛推广应用,成效明显,并获得国家级奖励。现在需要逐步解决室内PM2.5污染特征不够清晰、来源解析有待加强、健康风险评估研究较少、空气净化器市场不够规范等问题。
  为了有效开展课题研究,侯立安带领团队选取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典型城市的典型场所进行了室内外PM2.5监测与数据整合分析,从源头控制、通风稀释、末端净化等不同方面研究室内空气污染控制的关键技术。经过3年的科研攻关,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控技术与对策,并撰写了《大气重污染期间室内空气PM2.5污染防控对策》《室内空气PM2.5防控相关标准》《室内空气PM2.5污染检测设备性能评价标准》《室内空气PM2.5污染净化设备性能评价标准》等相关规范建议稿。2017年结题时,该项目以财务、技术双优的成绩通过国家环保组织的验收。
  密闭空间饮用水安全和室内空气与特种水污染控制一直是侯立安研究的领域,也是他近年来开展军民融合工作的对象。除了人居环境空气净化,侯立安还将饮用水安全作为研究重点。在带领团队承担国家水处理项目、重大水专项之外,他还提出了不同层面的综合防控措施,比如宏观政策层面,要严格落实“水十条”、全面推行河长制、综合治理黑臭水体、完善生态补偿制度,以及呼吁修订涉水的相关标准等。微观层面,提出从源头加强水源地保护力度,加强水厂设施改造,选择合适的水处理工艺,严格执行水质检测制度等。
  在科研工作之外,侯立安还兼任教育部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分离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顾问等职务,为政府决策提供建议、为项目提供咨询成为侯立安的重要工作。他牵头提出的“受放射性沾染饮用水安全保障与应急系统建设”等咨询建议,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批示,并被相关部门采纳。先后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在国内外高端学术会议做特邀或主题报告260余次。
  “我是自加压力,没有人逼着我干什么。发现了问题,想方设法去解决,这是最大的驱动力,尤其是提的建议对国家、对部队、对广大老百姓有益,就要尽最大的能力去做,并力争做好。”侯立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