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膜工业协会官方网站!
 
热门标签:
水利行业 最大反渗透式
科技动态
Technology News
生物甲烷膜分离生产压缩天然气工艺包通过中石化鉴定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 / 时间:2015-07-08 14:07:11

  据大连理工大学新闻网2015年7月6日讯 6月15日清晨,盘锦校区升旗广场上一群穿着硕士学位服的青年学子在拍合影,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这就是校区首届毕业生——48位刚刚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全日制工程硕士毕业生,这是他们在走向工作岗位前在校园留下的学业有成的青春记忆。



  硕果累累,首批毕业生蓄势起航
  据悉,7月初,首届盘锦校区全日制工程硕士毕业生共48人即将离开校园,奔赴祖国各地建功立业。作为一个新校区,这批首届毕业生的培养质量和就业去向如何呢?
  在校区研究生培养办公室可以看到这样一组数据:在两年的求学之路中,他们共申请了43件发明专利;谌庄琳和赵争艳等同学共发表了12篇高水平论文;郭明纲同学关于“1000Nm3/h生物甲烷膜分离生产压缩天然气工艺包”的研究,也成功通过了中国寰球工程公司设计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化工程公司设计院和中国石油辽阳石化设计院的共同鉴定。今年6月24日,大连理工大学学位委员会召开会议,盘锦校区48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的学位申请全部通过,其中4人(张保强、谌庄琳、杨招艺、郭明纲)获得2015年大连理工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另有3人(谌庄琳、郭明纲、张保强)获推荐申报辽宁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还有7名同学获得了优秀毕业生称号。
  此外,还了解到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分布在鞍钢集团、中钢集团、南京工业大学、华晨汽车、天津包钢稀土研究院、三星环新(西安)动力电池、一重集团、上海森松集团、中海油等单位;截至2015年5月底,首批48名毕业生中除4人由于出国、对企业有特殊要求等暂时没有签约外,36人落实就业单位、7人考取博士研究生、1人注册公司自主创业,总体落位率约91.6%;44位落位毕业生就业地域流向是直辖市(北京、天津、上海)7人,约占16%;省会及副省级城市24人,约占55%。对照学校2014年底公布的《大连理工大学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校区毕业生就业质量与大连校区相关学部持平,事实印证了盘锦校区与本部同标准、同水平、同档次的办学效果。
  培养模式创新,两年要有沉甸甸的收获
  时间回到2013年3月底。当时盘锦校区还是一片大工地,盘锦校区的办公地点为大连校区西灰楼三楼。经过各方积极努力,在主校区各相关学院和职能部门的大力协助下,盘锦校区首届110名全日制研究生完成了录取工作。110名全日制研究生分为全日制学术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和全日制工程型硕士研究生(学制2年)。当年由于盘锦校区还没有正式开办运行,首届硕士研究生全部为主校区相关院系调剂而来。录取伊始,盘锦校区即创新模式,实施培养前移:研究生在3月底被录取之后,分管研究生培养的校区管委会副主任贺高红教授就给他们布置任务,要求制定报到前的学习计划,至少精读20篇英文文献、有针对性的弥补面试时暴露出的专业学习的不足,学习制作PPT,开学要做英文导读汇报…… 她面对着还沉浸在刚刚被录取的喜悦中的研究生们说:“我要保证你们两年里都有沉甸甸的收获!”两年来,贺高红教授带领一个个导师团队一丝不苟,严格要求,努力践行校区“高起点、新模式”的办学方针,这批校区首届研究生在参与并见证校区建设和发展的同时,也实现了自己的华丽转身,一大批本科为二本甚至三本的学生经过盘锦校区的严格培养,极大地提升了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实现了自己的职业梦想。
  6月9日,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首届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会于盘锦校区圆满结束。本次论文答辩共计48人参加,其中,化学工程46人,环境工程2人,经答辩委员会无记名投票,48人全票通过学位论文答辩。为保证答辩质量,严格把关,本次4组答辩委员会主席,全部聘请大连校区的教授担任。答辩结束后,4位主席都高度评价了盘锦校区的研究生培养质量。两年来,正如贺高红教授当初的期望一样,首批毕业生收获了沉甸甸的自信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