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膜工业协会官方网站!
 
热门标签:
海水淡化企业 原膜
科技动态
Technology News
膜分离工艺成功用于燕化污水回用
《科技日报》记者 瞿剑 / 时间:2006-07-18 08:16:09
  6月29日上午11时许,中国石化集团燕山石化公司东区污水回用装置一出水口前,记者接过满满一杯由化工污水处理而来的“再生水”;尽管已事先知道其清洁程度达到饮用级,记者仍忍不住端详再三后方才一饮而尽,口感跟日常所喝瓶装纯净水、矿泉水竟没有任何差别。其实从专业角度看,这种水在化学耗氧量(COD)、浊度(NTU)、酸碱值(pH)等主要理化指标方面均优于普通饮用水甚至是纯净水,只在对人体健康无甚影响的“电导率”一项上比后者稍差一些。
  令人避之犹恐不及的化工污水变成了甘甜清澈的饮用水,靠什么?
  首先当然靠技术进步。据介绍,目前较为成功的污水处理技术主要有短流程工艺、单元组合工艺和先进的膜分离工艺。对优于国家一级排放标准的外排污水,经过简单杀菌、除味和过滤处理,可在工业循环水系统回用,这是传统的短流程工艺。对于污染程度高、处理难度大、外排污水水质只能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的工业污水,回用前必须进行深度处理――即单元组合工艺处理,流程主要分混凝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和氧化剂处理四个单元。而燕化东区污水回用装置所产出的水是用于工业锅炉的一级除盐水,水质要求极为苛刻,所以引进了先进的膜分离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反渗透脱盐处理和低压微滤膜工艺,处理后的水成为软化水,用作循环水、锅炉水甚至饮用水,都没有任何问题。燕化分析人员告诉记者,这种通过膜处理技术生产的再生水,他们常常用来煮方便面吃;而在新加坡,经该技术处理后的污水叫作“新生水”,通常用作灌装饮用的矿泉水。
  燕化东区污水回用装置所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在国际上尚属首次,通过这套每小时取水量1200立方米、生产800立方米除盐水的先进装置,每年可节水600―700万吨,加上此前已投入运行的国内同类处理规模最大的污水回用装置――西区炼油污水回用装置,两套装置所产生的回用水量接近燕化总用水量的1/6。
  然而,光有技术是不够的,国内城市污水处理厂90%以上处于停运状态便是一个明证。
  在燕化,“污水也是资源”成为一种深入人心的理念;在西区污水回用装置前,一句“利用有限水资源创造无限水循环”的大幅标语给人以无穷遐想。在这里,理念确实有着高于、先于技术的决定性力量――“你把污水当成污水,它就是污水;你把它当成资源,它就是资源”。燕化人的这一理念,源于他们作为中央企业一分子的神圣使命感和责任感:燕化所处的北京,人均水资源量不足300立方米,属于严重缺水地区,同时首都对于环境保护的要求更高,对污废水排放的标准更严;而石化企业又是传统意义上的耗水大户、排污大户。作为占北京市成品油市场份额近一半、对首都能源安全负有特殊保障责任的特大型石化企业,燕化不发展不行,不节水也不行。在这一理念支撑下,燕化人靠大力开展节水减排技术攻关,靠落实到点滴的生产过程节水管理、公用工程管理、生活用水管理等“全员降水损”工作,硬是做成了这件颇有些像“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的事情,走出一条节水型和水环境和谐型石化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结果,“十五”期间,燕化原油加工量、乙烯产量由694.4万吨、48.66万吨提高到796.87万吨、81.18万吨,新鲜水用量则由6765万吨下降到4705万吨。今年1―5月,生产和生活新鲜水总用量1275万立方米,又比去年同期减少223万立方米;再生水总用量302万立方米,同比增加74万立方米,为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结果,燕化每年3000万立方米密云水库(通过颐和园泵站输送)用水指标现在非但不用,还要反输给附近长辛店、卢沟桥、赵辛店居民用水;每年灌溉时节,接济邻近老乡农田浇水更不计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