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膜工业协会官方网站!
 
热门标签:
水利行业 最大反渗透式
工业新闻
Industry news
汕头力争打造超1000亿新材料产业集群
南方日报 / 时间:2022-08-30 09:48:24

南方日报8月28日讯:贝斯特功能性母料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西陇科学和光华科技长期位列“中国化学试剂行业十强”,骏码凯撒的键合丝和封装胶产品市场占有率全国前三……汕头市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以精细化工为主,涵盖化学试剂、印染助剂、日用化学品、合成树脂(塑料)、锂电池材料等多个领域,辐射带动下游玩具创意、纺织服装、印刷包装等行业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

新材料产业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的提升,一代新材料铸造一代新装备,强大一代产业。目前,汕头市有新材料规上企业280家,包括产值亿元以上企业103家、10亿元企业5家,部分企业全国领先。去年以来,汕头市委提出构建“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格局,新材料产业作为“三新”之一位列其中,力争打造总产值超1000亿元新材料产业集群。新材料产业,在新赛道上吹响加快推进发展的号角。

单项冠军 细分领域具备国际竞争力

“月初,我们才刚从青海西藏一带回来,正在与那边的盐湖企业洽谈合作。”广东奥斯博膜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郑志光告诉记者,目前奥斯博的膜产品已在部分盐湖提锂项目中,成功替代了进口产品,接下来公司将作为膜技术及系统的供应商,为各大盐湖业主提供低碳、环保的新能源绿色解决方案。

记者采访了解到,随着新能源汽车、电子器件和储能技术的迅速发展,锂在新型能源材料领域的应用受到高度关注。中国的锂资源集中在高寒高海拔的青海、西藏一带,目前奥斯博率先在业内提出采用低温纳滤技术推动盐湖原卤提锂变革,并递交申请了发明专利。

“简单来说,现有的纳滤膜难以适应西藏盐湖的低温环境,我们研发的纳滤膜能够实现在低于10℃的环境下工作,并能保持良好的通量和截留率。”郑志光还说,采用膜法进行物理处理,无须盐田沉淀,可明显降低对当地环境的影响,提锂周期也可显著缩短。近期,来自西藏上游的客户还专程运载了数吨卤水来到奥斯博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低温纳滤小试。“从目前的实验数据看,各项指标都不错。”对于接下来的合作,郑志光显得信心满满。

经过多年发展,汕头已培育了一批新材料产业细分行业领域龙头企业,在各自的细分领域中具备全国竞争力和影响力。除了奥斯博的膜材料,光华科技的电子级氧化铜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万顺新材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功能膜生产商,美联新材是国内最大的塑料色母粒生产商,东方锆业是全球品种最齐全的锆制品专业制造商之一等等。

值得关注的是,在当前的抗疫战场上,也有来自汕头新材料企业的身影。润和生物医药科技(汕头)有限公司成立20年来,连续12年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品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新冠肺炎疫情出现以来,润和生物迅速行动,集中研发生产能力,在半年内就完成了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和中和抗体检测试剂盒两款产品的设计、研发工作。

为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汕头市商务局按国家对防疫物资出口实行清单管理的规定,开辟“绿色通道”,指导、帮助企业申请国家有关资质。润和生物也因此获得汕头市首家拥有向欧盟出口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通行证”的企业,如今是全球最大的生物试剂NC膜供应商,该公司生产的NC膜作为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卡脖子的核心原材料,正在产业化供应抗疫一线,为全球抗击新冠疫情作出贡献。

产学研合作 新材料应用范围持续拓展

近年来,新材料在各领域的作用不断深化。在复合材料领域,新材料的应用已由航空航天等产业逐渐向民用工业拓展,在体育休闲、汽车、交通、建筑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建筑材料领域,新材料的广泛应用是支撑我国由建材大国向建材强国跨越的重要抓手。

广东鲁邦建材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创立于1997年,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专精特新企业,总公司位于汕头,并在全国多地设立了分公司及生产基地,是国内最早生产建筑节能、环保的化学建材(干混料特种砂浆)企业之一。

在获悉汕头市产学研“面对面”对接会设置了新材料产业专场后,鲁邦建科董事长江塘顺积极报名参加。茶歇间隙,江塘顺找到中科院宁波材料研究所高分子与复合材料实验室主任郑文革,双方在高分子发泡材料方面相谈甚欢,并互留联系方式,约好接下来要进一步沟通对接。

“我们目前正与汕头大学工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系开展产学研合作,计划对尾矿材料进行开发,将其转化为低碳环保的建筑材料。”江塘顺告诉记者,公司一直重视技术创新和研发力度,20多年来开发多个系列几十种产品,产品性能指标经有关部门检验均超过国家颁布及行业标准,“多年的产学研也让我们尝到甜头,这一次政府组织产学研对接会,让我们有机会与更多水平更高、实力更强的科研团队对接,不虚此行。”

记者获悉,目前鲁邦建科在濠江投资建设了新的厂房,预计2023年建成投产,建成后年产量可以达到特种砂浆20万吨、普通砂浆10万吨。“我们希望打造汕头干混特种砂浆使用基地,整合各方面的资源,让砂浆、瓷砖胶这类建筑材料也能达到标准化,实现更加高科技的创新,为‘双碳目标’的实现作出更大的贡献。”江塘顺说道。

事实上,“双碳”目标下,绿色环保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迎来巨大发展空间。广东联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非贵金属催化剂新材料研发及产业化,该公司摒弃过去采用贵金属制备催化剂的思路,探索开发绿色环保、综合性能优、价格优势大的催化剂产品。

在汕头市相关部门引导下,企业多年来与华南理工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建产学研基地,推动项目进入产业化前的试验阶段,企业又在汕头市科技部门支持下,引入高校科研团队,共同完成产业化前的重要试验。据企业负责人介绍,产学研合作弥补了企业在理论研究、技术上的短板,有利于突破技术壁垒。从今年3月、4月开始,已有部分与高校合作的专利陆续出来,预计今年或明年实现产业化。

平台赋能 海归人才扎根汕头潜心科研 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企业,核心在领军人才。

程海涛博士是奥斯博研发副总经理,具有30年以上高分子材料研究经验、20年以上技术研发经验以及膜分离技术设备的研发、设计、制造、建设及运营管理经验。2011年,他受邀从美国回来创业,2016年正式加入奥斯博。

程海涛回忆道,彼时国内家用膜应用广泛,但工业膜的研发寥寥无几。“皆因高性能分离膜行业长期被国外巨头垄断,”他告诉记者,公司最初生产研发的是家用膜,但一直没有忽视工业膜的研发,“我加入公司后花了近3年的时间研发工业膜,才逐渐打入市场。”

近年来,程海涛带领核心研发团队不断提升膜产品的性能指标和技术水平,保持了公司核心技术的优势。奥斯博建立了“广东省水处理环保材料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与“汕头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并率先引入两条美国进口的铸膜涂膜一体化设备,采用了全自动化、智能化卷膜生产设备,智能化、数字化的生产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目前,我们的产品包括反渗透膜片及膜元件、纳滤膜片及膜元件以及配套产品,可广泛应用于盐湖提锂、零排放、超纯水制备、海水淡化、人居水处理等物料分离、工业和民、商用领域。”谈及膜材料的应用,程海涛如数家珍,这位来自上海的海归博士,在汕头潜心科研近10年,帮助企业打破了国外品牌的垄断地位,为下游用户降本增效。目前,公司拥有42项知识产权,2021年实现产值约2亿元。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谭启教授先后任职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霍尼韦尔国际公司、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等国内外知名单位,在储能材料、电子陶瓷、高分子薄膜、纳米电介质复合材料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研发经验。2018年,他结束了在美国25年的工作生活,加入广以理工学院并工作至今。

2020年9月,谭启通过广东省企业科技特派员官方平台“华转网”与广东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接成功,并签订了技术开发合同。进驻企业后,谭启带领团队对企业过去的研发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通过实验研究帮助企业改进了关键核心工艺,提升企业产品的成品率。

今年,广以理工学院申报的“广东省能量转换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获省级科研平台认定,该实验室聚焦研发机电转换、储能与光伏电池、催化转化和材料加工与表征技术四大方向,将提升汕头市在材料领域的科学竞争力,实现高效率能量转换技术的产业化应用,为汕头市新能源材料行业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撑。

作为该实验室主任,谭启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产学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企业有长远的眼光、持续的投入,积极联系科技专家为企业提供技术指导,“我们也盼望通过这样一个平台,与当地的一些研究机构、企业、工业各方面建立更密切的联络,期待后续能够有更多成果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