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膜工业协会官方网站!
 
热门标签:
海水淡化企业 原膜
工业新闻
Industry news
“老百姓能喝上纯净水”才能够体现水利人的人生价值
《今日岱山》 许成国 / 时间:2017-05-23 14:06:16

  据岱山新闻网2017年5月11日讯 “小时候遇到旱天,打水很困难。那时我就有个幻想,如果大海里的水变成淡水该多好,再也不用愁没水喝了。”邱和平跟我说这话的时候,眼睛注视着岱衢洋的海潮,声音柔了好几度。
  见到邱和平是在衢山镇政府办公室,乍一看,有点面熟,这不就是刚在码头上接我们的那位么?脸孔有点儿黝黑,个子中等,略显矮小。
  听了我们的来意,他淡淡地一笑:我是做最基础工作的,大事儿还是问我们徐副镇长吧。我理解他的意思,也尊重他的意思,可负责农林水利块的徐副外出了,短期不能回来。我只得粘住他了。
  四月的海岛,阴晴不定。此时乌云低沉,天空如覆着一层棉絮。车子靠着海岸线行驶,一路颠簸,七拐八弯的,穿过矗立的冷库,嶙峋的山岩,杂乱的船厂,最后在一座厂房前停下。“到了,这里就是海水淡化厂。”邱和平告诉我们说。
  下车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海,是岱衢洋浑浊的波浪,还有一座并不开阔的码头,和一段正在施工的码头——那码头搭着钢筋架子,长长的,正向前延伸。“这是海水输入管道。”邱和平介绍说。而右手边,就是海水淡化厂。
  厂房略显局促,但干净;道旁有绿化,矮小,但枝叶葱茏。拐过几个弯,眼前出现一个工地,一台打桩机正在施工,机器轰鸣,桩基看上去淤泥重重。“这就是我办公的地方。”邱和平指着工地说,“我几乎每天都要来,转一转,看一看,问问有什么情况,把握工程进度。阿拉海岛人都有一个梦,就是海水能喝。现在这个梦实现了。”邱和平笑着说,“只是没想到自己还能亲自参与其中。”“衢山因为腹地浅,森林覆盖率不高,水量饱有量少,衢山的农田灌溉多在平地开挖河道,拦蓄地表径流水,饮用、洗衣兼用。整个衢山岛日均用水量在1万吨左右,用水基本靠水库。一旦发生旱灾,水荒便会蔓延开来。衢山的海水淡化工程是2008年开始做的,2011年第一期工程完工,当时设计的量是日供水5000吨。2012年开始第二期,2014年4月结束。第三期已经在2015年启动,计划在2016年8月进行招投标。”


2014年4月,总投资3997万衢山海水淡化二期(5000吨/日)工程出水

2014年4月,总投资3997万衢山海水淡化二期(5000吨/日)工程出水


  那一年,得知要建海水淡化厂,邱和平愉快地担下了厂房土基施工的任务。他说:“我干了一辈子水利,但衢山岛还是没能解决旱年水不足的问题,老百姓吃不到干净水,心中有点儿不安。”“我负责的是水利土基,也就是土基施工这块。我一直与水利打交道,但土基还是第一次管。”整个施工涉及市政、环保、工民建、水利工程等多种专业,这对于邱和平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如果说以往农田水利更多的是体力活,那么现在海水淡化工程更有一种脑力劳动的成分。他感到了很大的压力。为了掌握工程施工的第一手资料,为了那几百个预埋件,他早上比工人更早去工地,布置现场,查看施工质量和进度;晚上要比工人更晚离开工地,进行检查、验收。像自拌混凝土,如果现场试验达不到要求,就重新搅拌;钢筋绑扎间距偏大,就返工重新绑扎;基础开挖不到位,继续深挖直至见硬底。
  海水淡化厂太偏僻,道路狭小,周边多船厂、油库、垃圾堆积场。一到冬天,海风裹着朔气,彻骨地冷;一到雨天,道路泥泞不堪,坑坑洼洼。也许是连日劳累,一次他发烧了,人浑身瘫软。他家属再三劝他请个假休息一下,他却说:“这几天工程要来验收,我哪能不去看看?不能这样随随便便掉链子。”
  “那时内心上,只想着一件事儿,就是把自己负责的事儿做到位。质量是第一位的。这是一辈子的事儿,就像待遇终身制一样。”他笑着说。
  邱和平忙碌的背后,折射的是衢山岛在舟山群岛新区建设中所愈加凸显的地位,一个是“长三角”一带重要的大宗商品物流加工产业,一个是大宗商品中转运输产业,还有一个是保税物流产业。伴随着这个新常态而来的,是衢山镇政府在水利建设,特别是保供水方面干了不少实事:2014年,对岛斗老城区的24个自来水管网改造点进行改造;2015年,着手升级改造供水支管网,谋划升级供水管网,并投资2030万元,加快重点防洪排涝水利工程建设,落实龙潭、龙门海塘及5只山塘的除险加固工程。在这其中,塘岙水厂10000吨/日深度水处理工程是十分关键的一环。2016年2月7日,“浙江新闻”发布了《衢山镇塘岙水厂10000吨/日深度水处理工程初步设计已通过评审》的消息。
  邱和平带我们来到塘岙水库的北侧,那里草木萋萋,废弃土石堆积在一起,即将动工的深度水处理工程就在这里。“这个工程是个提升工程,在常规净水工艺的基础上,对自来水再进行深度处理,以提高水质,以后老百姓可以直接饮用自来水。”邱和平说,“我明年退休。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早日建成精品水厂,让衢山群众喝上高质量的淡水。”
  我问他,你长期与农田水利打交道,可以说是打了一辈子交道,工作35年了,从没离开过农田水利事业,你觉得自己得到了什么?
  他低头想了想,抬起头笑了笑:“我是1981年参加工作的,那一年我25岁,一开始就在这个农办口。在这个行当之前,我当了五年兵。我不后悔。各人有各人的路,各人的生活也不一样,有的地方苦,有的时候乐,有咸也有淡,都过去了。人生就像这水,苦乐自知,咸淡也自知。你说呢。”
  我问他对于自己的工作有什么评价?他说:“现在形势好起来,海水淡化正是好时候。能亲眼看到高品质的饮用水,老百姓能喝上纯净的水,那也是自己一个小小的中国梦,也能体现我们水利人的价值。”
  从25岁到60岁,走过的不只是35个春秋,在邱和平身上,更多的是对家乡水利事业的痴情不改,是一个基层水利人对于自己事业的默默坚守与担当。
  快要下车时,他对我们说:“我有一个儿子,还有一个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