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膜工业协会官方网站!
 
热门标签:
水利行业 最大反渗透式
会员风采
Memtbers
碧水源自主研发高强度膜技术让我国占上了全球制高点
《华夏时报》记者 马维辉 / 时间:2018-06-25 10:29:55

  据华夏时报网北京2018年6月22日讯 “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5月28日,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如是说。
  发展科学技术,企业是生力军。习近平表示,要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培育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彻底打通关卡,破解实现技术突破、产品制造、市场模式、产业发展“一条龙”转化的瓶颈。
  “作为环保行业的创新型企业,我们感到十分振奋。”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碧水源)董事长文剑平表示,“习总书记的此次讲话,将打开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新篇章,让我们有信心和决心,通过自主创新把生态环境保护事业进行下去,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不断作出新贡献。”
  水安全与膜技术
  华北平原地下水超采的严重性,甚至从卫星上都可以监测得到。
  根据原环保部和原国土部发布的《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截至2011年,华北平原东部深层承压地下水水位降落漏斗面积已经达7万多平方公里,部分城市地下水水位累计下降达30~50米,局地累计水位下降超过100米,已然成为世界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区”。
  为什么会是这样?根本原因还是地表水不足以使用,人们才不得不抽取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源、农业灌溉水源和工业水源。从2002年开始,国家投入巨资建设的南水北调工程,其实也是基于相同的原因。
  缓解水危机,开发再生水、实现污水的循环利用是重要出路之一。不过,虽然我们现在的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很多都已经被收集起来,送到污水处理厂统一进行处理。但2002年制订的国标《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准入门坎低,按照最严格的一级A标准执行,也只相当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所规定的劣V类水质。由于标准偏低,水处理技术比较传统,处理后的水排放到自然界后无法循环,导致可用的水越来越少。
  碧水源研发中心首席专家李锁定博士告诉记者,要想实现循环利用,污水必须处理到地表四类水的标准,这样才能在自然界中进行循环。而要想稳定达到这一标准,传统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法工艺就会有些力不从心。国际上更先进的方法是采用膜技术对污水进行过滤,像筛子一样把水中的污染物质筛除掉,这样才可以保证出水水质稳定达标。
  但是,过去高端膜技术一向由国外厂家垄断,特别是用于污水处理的高强度膜,只有日本三菱、美国通用电气等少数几家公司掌握了这一技术。
  “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习近平如是说。
  自主研发突破技术垄断
  从2006年起,碧水源决定研发自己的膜产品,成立了膜技术研发部门,正式踏上自主创新研发的道路。
  经过3年攻坚,2009年,碧水源第一代膜产品、也是中国第一款自主研发的高强度中空纤维微滤膜(MF)宣告诞生。随后,碧水源加大技术攻关力度,又相继研发出高性能超滤膜(UF)、超低压选择性纳滤膜(DF)和反渗透膜(RO),以及膜生物反应器(MBR)、双膜新水源工艺(MBR-DF)、智能一体化污水净化系统(CWT)等膜集成城镇污水深度净化技术。


碧水源自主研发高强度膜技术让我国占上了全球制高点


  碧水源的成功,也带动了一批中国企业投入到膜产品的研发之中。从那以后,市场上的膜产品逐渐走上了国产化、规模化的道路,价格也开始逐渐下降。到2018年,2000年时售价1.4万元/支的8040反渗透膜的市场价已经降到3000元/支了,前后价格相差近5倍。中国的膜技术也可以与日本三菱、美国GE等国际知名公司相比肩了。
  目前,中国已是全球MBR膜技术应用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该技术在京津冀、太湖流域、滇池流域、珠三角等地区已获得广泛应用,并成为了缓解中国水资源紧缺、水污染严重、城镇黑臭水体泛滥等问题的一件“法宝”,并借力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走出国门,远销马来西亚、安哥拉等地区。
  文剑平表示,市场是创新的第一推动力,对于企业来说,政府在给予企业人才、资金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外,更重要的是期待市场的开放和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让创新成果有用武之地。这样才能保证创新投入和产出的高效益,进一步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